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10篇 |
免费 | 545篇 |
国内免费 | 22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95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93篇 |
化学工业 | 698篇 |
金属工艺 | 308篇 |
机械仪表 | 306篇 |
建筑科学 | 442篇 |
矿业工程 | 168篇 |
能源动力 | 138篇 |
轻工业 | 341篇 |
水利工程 | 98篇 |
石油天然气 | 311篇 |
武器工业 | 55篇 |
无线电 | 55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65篇 |
冶金工业 | 244篇 |
原子能技术 | 50篇 |
自动化技术 | 6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199篇 |
2021年 | 270篇 |
2020年 | 175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160篇 |
2017年 | 210篇 |
2016年 | 170篇 |
2015年 | 225篇 |
2014年 | 280篇 |
2013年 | 302篇 |
2012年 | 343篇 |
2011年 | 351篇 |
2010年 | 291篇 |
2009年 | 277篇 |
2008年 | 266篇 |
2007年 | 239篇 |
2006年 | 221篇 |
2005年 | 222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131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96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82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43年 | 2篇 |
193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相同工件的批量焊接,并且焊接轨迹相同的情况下,焊接过程具有极高的重复性。提出了基于迭代学习控制(ILC)的脉冲气体钨极氩弧焊(GTAW)焊接过程跟踪控制方法。根据GTAW焊接的动态过程模型,设计了GTAW焊接过程控制的ILC算法,并对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证明。研究结果表明,ILC可以有效地利用焊接过程中的重复信息,经过60次迭代学习后,焊接系统输出可以较好的达到期望轨迹,并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PID控制相比ILC控制器不但可以获得较好的跟踪效果,而且还能有效抑制外部扰动的作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2.
63.
通过准相位匹配技术,采用1μm波段高功率窄谱线连续光纤激光放大器抽运高二次谐波转换效率周期性极化晶体,是实现高光束质量、小型化、高功率连续绿光激光器的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向。实验自主研发了高效率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全光纤保偏放大模块,获得中心波长为1064.25nm,线宽为0.035nm的30 W连续线偏振激光,并以此作为基频光抽运国产周期极化钽酸锂(PPSLT)晶体进行了外腔单通倍频实验。保持PPSLT晶体的控制温度为145.6℃,在抽运光功率为21.5W时得到了2.1W的绿光输出。实验分析了温度、基频光功率密度和Boyd-Kleinman聚焦因子对倍频光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饱和现象,进一步提高抽运功率有望获得更高功率的绿光。 相似文献
64.
卜洁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5,(4):80-86
3G代表了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走向,是移动用户发展、移动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3G网络建设中应立足现有网络情况,充分考虑3G网络特点,建设满足3G业务需求的传输网络.本文首先对3G网络传输需求进行分析,并结合现有3G设备分析了可能采用的传输技术方案,最后从实际的运营商现状出发,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5.
一种新型毫米波矩形波导-微带过渡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适用于毫米波频段的矩形波导-微带过渡电路结构。该过渡电路具有插入损耗低、频带宽、重复性好的特性。其矩形波导E面相对于微带电路面,以及电磁信号传输方向的位置与脊波导-微带过渡相同。该过渡电路的微带线与波导的转换部分采用非接触式结构,并设计了可调节元件,从而在有一定加工误差的条件下改善其产品传输特性。利用高频仿真软件CST,在Ka频段进行了优化仿真,并对利用其优化值所设计的一对背靠背的电路实物进行了测试,在32~40 GHz的频率范围内,插入损耗小于2.36 dB,回波损耗大于7.22 dB;在整个Ka频段内,插入损耗小于3.49 dB。 相似文献
66.
67.
Yuanyuan Meng Jiasen Zhang Chang Liu Kanghui Zheng Lisha Xie Shixiao Bu Bin Han Ruikun Cao Xu Yin Cuirong Liu Ziyi G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3,33(3):2210600
Formamidinium lead triiodide (FAPbI3) has been demonstrated as the most efficient perovskite system to date, due to its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and an ideal bandgap approaching the Shockley-Queisser limit. Whereas, there are intrinsic 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s in FAPbI3, which lead to unwanted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Additionally, the black α-phase of FAPbI3 is unstable under room temperature due to the significant residual tensile stress in the film. To simultaneously address the above issues, a thermally-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polymer P1 is designed in the study to modify the FAPbI3 film. Owing to the spectral overlap between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P1 and absorption of the above-bandgap quantum wells of FAPbI3, the Förster energy transfer occurs at the P1/FAPbI3 interface, which further triggers the Dexter energy transfer within FAPbI3. The exciton “recycling” can thus be realized, which reduces the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losses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 Moreover, P1 is found to introduce compressive stress into FAPbI3, which relieves the tensile stress in perovskite. Consequently, the PSCs with P1 treatment achieve an outstanding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 of 23.51%. Moreover, with the alleviation of stress in the perovskite film, flexible PSCs (f-PSCs) also deliver a high PCE of 21.40%. 相似文献
68.
Hui Li Jun Liu Songhai Xie Minghua Qiao Weilin Dai Yunfeng Lu Hexing Li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08,18(20):3235-3241
Mesoporous Ce‐doped Pd nanospheres with a hollow chamber are synthesized by chemical reduction of PdCl2 with KBH4 in a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Ce(NO3)3 and Bu4PBr. The later acts as a template for the hollow chamber via forming organic vesicles. During the liquid‐phase phenol hydrogenation to cyclohexanone, the as‐prepared catalyst exhibits a much‐higher activity than the corresponding solid nanoparticle catalyst prepared in the absence of Bu4PBr. Meanwhile, the Ce dopants greatly enhance the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to cyclohexanone. The hollow chamber is quite stable against heating in solution and the catalyst could be used repetitively many times. Such a catalyst shows a good potential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