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762篇 |
免费 | 25136篇 |
国内免费 | 1209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8240篇 |
技术理论 | 12篇 |
综合类 | 17890篇 |
化学工业 | 32219篇 |
金属工艺 | 13721篇 |
机械仪表 | 15682篇 |
建筑科学 | 18435篇 |
矿业工程 | 7604篇 |
能源动力 | 7231篇 |
轻工业 | 17095篇 |
水利工程 | 5434篇 |
石油天然气 | 11199篇 |
武器工业 | 2545篇 |
无线电 | 2782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4292篇 |
冶金工业 | 9325篇 |
原子能技术 | 2900篇 |
自动化技术 | 323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7篇 |
2024年 | 4189篇 |
2023年 | 4535篇 |
2022年 | 7530篇 |
2021年 | 10296篇 |
2020年 | 8139篇 |
2019年 | 6635篇 |
2018年 | 6740篇 |
2017年 | 7785篇 |
2016年 | 7082篇 |
2015年 | 9971篇 |
2014年 | 12514篇 |
2013年 | 14675篇 |
2012年 | 16954篇 |
2011年 | 17664篇 |
2010年 | 16204篇 |
2009年 | 15306篇 |
2008年 | 14961篇 |
2007年 | 14135篇 |
2006年 | 12866篇 |
2005年 | 10260篇 |
2004年 | 7261篇 |
2003年 | 6234篇 |
2002年 | 6110篇 |
2001年 | 5414篇 |
2000年 | 4316篇 |
1999年 | 3628篇 |
1998年 | 2364篇 |
1997年 | 1912篇 |
1996年 | 1793篇 |
1995年 | 1538篇 |
1994年 | 1208篇 |
1993年 | 826篇 |
1992年 | 663篇 |
1991年 | 476篇 |
1990年 | 384篇 |
1989年 | 297篇 |
1988年 | 249篇 |
1987年 | 146篇 |
1986年 | 147篇 |
1985年 | 67篇 |
1984年 | 61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45篇 |
1981年 | 48篇 |
1980年 | 48篇 |
1979年 | 35篇 |
1977年 | 16篇 |
1975年 | 13篇 |
1951年 | 1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制作了发射极面积为1μm×15μm×4指的InP DHBT器件,器件拓扑使用了共基极和共发射极两种结构,通过负载牵引测试系统对器件功率特性进行测试。在功率优化匹配条件下,所测得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和相应的功率附加效率(PAE)在10GHz下为1.24W/mm和50%,在18GHz下的数据为0.82W/mm和26%。测试同时表明,共发射极结构相对稳定和易于匹配,共基极模式具有更大的输出功率潜力,但需要进一步解决难于匹配、容易振荡和寄生参量影响等问题。在功放电路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992.
993.
为了保证锡及其合金镀层在电接触表面能无故障、有效和安全可靠地接触,就必须清楚地了解锡及其合金镀层作为电接触表面材料的特性和特征;同时,还应考虑锡及其合金镀层在电接触表面的使用功能、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实践证明:锡及其合金镀层的电接触表面只要与电接触表面润滑保护材料如LP-38T或SP-32T等有效地配合使用就可以更为合理地配置、利用和节约有限的贵金属自然资源,就能使人类社会达到持续、稳定和文明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94.
995.
高能激光能量测量装置的现场标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高能激光能量测量装置标定方法中,现场标定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各种外在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介绍了3种现场标定方法,分析了这3种方法的原理以及数据处理过程.由于标定中多个参量未知,因此采用了最小二乘法拟合.对于分光镜反射率和透射率比值不确定造成的影响,采用了现场标定分光比的方法予以消除.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直接传递法最简单,可有效消除环境因素、激光光斑特性等造成的影响;间接传递法可以同时消除包括分光比改变在内的几乎所有外在因素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标定过程较复杂.测量不确定最大;交叉传递法标定过程比间接传递法简单,同时也可以消除分光镜分光比改变产生的影响,且数据处理过程是这3种方法中最简单的. 相似文献
996.
为提高无合作目标遥测气体回波功率的检测性能,建立了无合作目标表面激光辐射传输模型和菲涅尔透镜汇聚点偏移模型。利用TracePro光学软件分析了漫反射回波传输特性。研究了不同检测距离下激光回波辐射强度的变化。对比单菲涅尔透镜光接收机(SFL-OR)和菲涅尔透镜阵列光接收机(FLA-OR)的回波功率检测特性并分析其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无合作目标表面扩散反射回波功率与检测距离呈幂函数关系。在10~20 m检测距离范围内,FLA-OR相对于SFL-OR几何尺寸缩小了90%,光学效率达到92%,而SFL-OR由于汇聚点偏移导致其平均光学效率仅为38.56%。 相似文献
997.
998.
Cancer Therapy: Photo‐Induced Charge‐Variable Conjugated Polyelectrolyte Brushes Encapsulating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or Promoted siRNA Release and Collaborative Photodynamic Therapy under NIR Light Irradiation (Adv. Funct. Mater. 44/20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击此处可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网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ch/ext_images/free.gif)
999.
Actuators: Electrically and Sunlight‐Driven Actuator with Versatile Biomimetic Motions Based on Rolled Carbon Nanotube Bilayer Composite (Adv. Funct. Mater. 44/20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击此处可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网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ch/ext_images/free.gif)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