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4篇
电工技术   73篇
综合类   48篇
化学工业   80篇
金属工艺   36篇
机械仪表   76篇
建筑科学   52篇
矿业工程   41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50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29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篇
冶金工业   36篇
原子能技术   29篇
自动化技术   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1.
92.
以ARM处理器和μC/OS-Ⅱ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嵌入式技术在低成本、微小型等实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微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普遍采用的LPC2468微控制器,应用软件设计基于μC/OS-Ⅱ操作系统,针对飞行控制软件在多硬件中断和μC/OS-Ⅱ多任务管理调度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下,为满足工程应用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展开了μC/OS-Ⅱ操作系统移植、相关驱动开发以及飞行控制软件结构设计等相关研究,最后对整个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  相似文献   
93.
新形势下北京科普工作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近年来,北京的科普工作取得了巨大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科技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北京科普工作需要积极融入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发展高度,积极探索创新,引领科普工作创新发展。本文通过总结梳理"十二五"时期北京科普工作的情况,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北京科普工作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相似文献   
94.
为解决复杂结构损伤识别中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以某发射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多目标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multi-objective optimum sensor placement,简称MO-OSP)。从结构运动方程出发,推导了同时具有各自由度模态独立性信息、损伤灵敏度信息以及运动能量信息的综合信息矩阵。根据信息熵原理,以协调灵敏度矩阵条件数最小和信息矩阵最大为目标,构造了能够兼顾算法敏感性和鲁棒性的目标函数,进而实现测点优选。采用多个评价准则和损伤识别实例,将所提方法与已有的3种典型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MO-OSP方法能充分满足模态线性独立和损伤敏感性,还具有较强的抗噪声性能,是解决复杂结构损伤识别中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5.
基于软插件技术的DNC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描述的系统采用了软插件技术及CANBUS作为数控系统集成化控制的通信平台,解决了数控系统集成化控制的通信竞争问题、环境粉尘及温度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实现了NC程序实时传输、异构数控系统集成控制。这种新型的DNC通信系统适用于各数控加工车间、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混合的机械加工车间集成化控制,可用作未来敏捷制造系统中底层设备的动态重组和集成的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研制成功快速测温用φ0.05mm-0.03mm(PtA)Rh10-PtA(S型)、(PtA)Rh30-(PtA)Rh6(B型)、(PtA)Rh13-PtA(R型)3种特细热电偶丝其丝构成的热电偶,热电特性和主要物理性能符合相应国际行标和国际IEC标准的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高温冲击和抗污染。偶丝制成的微型热电偶,经过对1700℃左右的钢液测温应用试验表明,测量准确、可靠、精度高,足以满足  相似文献   
97.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引流对肝脓肿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探讨降低病死率、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的方法。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1例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对确诊肝脓肿患者,充分抗感染治疗的同时,CT评估病灶液化情况,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引流,分析治疗后的病死率、并发症率、住院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121例肝脓肿患者纳入研究。2例患者穿刺引流后死亡,病死率为1.6%,影响患者死亡率的因素为高龄、基础疾病,脓肿直径及实性成分; 2例患者穿刺引流后出现肝周脓肿、腹壁脓肿,并发症率为1.6%,对并发症积极处理后达到临床治愈,影响并发症率的因素主要为手术操作欠妥;119例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8.3%,平均住院时间为(15.1±6.0) d。影响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为:脓肿个数X6(r=0.232,P=0.021),脓肿大小X7(r=0.26,P=0.005),白细胞计数X8(r=0.238,P=0.009)。进一步分析显示影响因素与住院时间相关性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方程为:Y=-3.438+3.055X6+0.527X7+0.297X8,F=5.819,R2=0.416。性别、年龄、糖尿病、致病原菌种类、脓肿位置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术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具有病死率低,并发症率低、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98.
为解决灌区U形渠道缺少流量测控设施的问题,根据U形渠道断面尺寸设计一种弧底平板闸门,由闸板和闸墩组成。设计1∶1、2∶3、1∶2共3种收缩比的闸门,采用原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弧底平板闸门的水力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收缩比的闸门水面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水头损失随着收缩比的减小而增大。优选收缩比为1∶1的弧底平板闸门作为U形渠道测控设施,建立闸孔出流测流公式。通过Flow-3D软件得到渠道弧底平板闸门上、下游断面水流流速和佛汝德数沿程分布规律,不同开度下的闸前流速分布规律一致,最大流速位于中垂线处自由水面中心以下区域。闸门上游佛汝德数小于0.5,符合测流条件,下游佛汝德数最大值的区域集中于闸后贴近渠壁两侧的自由水面。研究结果可作为U形渠道测控设施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现场试验和理论研究表明,裂缝的各向异性会对地震波传播特征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窄方位角地震数据进行分方位角处理、解释来预测裂缝性储层。文中结合窄方位角地震数据的分方位角处理、解释与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M区的裂缝发育区域进行预测,关键技术如下:①通过采取限炮检距的措施,使分方位角处理数据在不同方位角的分布较均匀; ②在进行数据规则化时, 采用五维插值技术或OVT域处理技术,而不采用面元均化技术或其他缺失方位角和炮检距信息的数据规则化处理技术, 有利于进行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和裂缝预测; ③采用全方位角数据解释的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作为最终的分方位角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而有别于常规方法; ④通过叠前振幅随方位角变化定量识别和表征裂缝的走向、密度及分布范围, 通过属性分析定性识别和表征裂缝的走向、密度及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叠后地震属性反映的裂缝发育方向与区域地质和钻井资料揭示的裂缝发育方向一致, 以北东东向、北西西向为主要优势方向; 叠前地震属性可定量检测裂缝发育程度; 预测结果与非零井源距VSP测井解释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0.
The need for safety critical systems (SCS) is both important and urgent, and their evaluation and verification are test-dependent. SCS are usually complex and very large, so manual testing of SCS are infeasible in practice, and developing automatic test approaches for S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This paper defines a formal semantics model for automatic test of SCS, called AutTMSCS, which describes behaviors in SCS testing. The model accommodates the high order collaboration in real time and temporariness of SCS testing. Testing tasks, test equipment and products under test are abstracted and architected in three layers, and a method for automatic testing is given. Based on extended label transition system (LTS), the convergency and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are proved to demonstrate the computability of the model, indicating that the testing process of SCS can be automa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