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941篇 |
免费 | 3040篇 |
国内免费 | 241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432篇 |
综合类 | 2748篇 |
化学工业 | 3137篇 |
金属工艺 | 1619篇 |
机械仪表 | 2031篇 |
建筑科学 | 1945篇 |
矿业工程 | 1062篇 |
能源动力 | 673篇 |
轻工业 | 2794篇 |
水利工程 | 892篇 |
石油天然气 | 887篇 |
武器工业 | 407篇 |
无线电 | 280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93篇 |
冶金工业 | 896篇 |
原子能技术 | 498篇 |
自动化技术 | 44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3篇 |
2023年 | 449篇 |
2022年 | 1051篇 |
2021年 | 1330篇 |
2020年 | 919篇 |
2019年 | 649篇 |
2018年 | 693篇 |
2017年 | 809篇 |
2016年 | 725篇 |
2015年 | 1108篇 |
2014年 | 1428篇 |
2013年 | 1690篇 |
2012年 | 2138篇 |
2011年 | 2118篇 |
2010年 | 2061篇 |
2009年 | 2041篇 |
2008年 | 2101篇 |
2007年 | 2189篇 |
2006年 | 1889篇 |
2005年 | 1486篇 |
2004年 | 1184篇 |
2003年 | 735篇 |
2002年 | 700篇 |
2001年 | 630篇 |
2000年 | 502篇 |
1999年 | 212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8篇 |
1957年 | 1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本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在青少年美育中的应用,旨在提供沉浸式、互动式、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研究结合了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以优化美育教育效果。方法 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的理论内涵及其与美育的理论联系;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总结数字孪生等技术在美育设计领域的典型应用实例与应用场景;最后,利用模型构建法探索了数字孪生技术赋能下的青少年美育系统,着重研究了技术与教育的互动和技术应用于实际教育环境中的挑战。结果 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提升了青少年的美育体验,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性和互动性,并通过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促进了青少年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的发展。同时,这些技术与教育理论相协调,为美育教育带来了新的范式。结论 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在青少年美育设计中的应用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它们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全方位的美育设计,而且有效地促进了美育的数字化升级。此外,这些技术为青少年提供了全新的美育体验,有助于其在数字和文化素养交织的世界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目标 为适应宇航服造型设计对“大国形象”多维意象识别的需要,提出了以“大国形象”为导向的宇航服造型设计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方法 在大量用户调研的基础上,对“大国形象”意象集进行筛选,并采用认知实验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宇航服产品的代表样品。采用语义差异法,对“大国形象”感性意象集中初步筛选词和宇航服产品代表样本之间的映射数据进行检验和分析,对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以获得宇航服产品对“大国形象”感性意象的认知空间。同时,根据全局HIEs解构原则和宇航服产品的功能约束清单建构宇航服产品造型特征空间。采用语义差异法和认知测试,得到宇航服造型多维意象认知空间。利用BP神经网络,以样本关键HIEs评价经数字编码后作为输入层,以各意象词下样本的感性意象均值作为输出层,构建宇航服造型意象评价模型。随后,采用留一交叉训练法对评价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论 该评价模型能够有效解决造型特征与多维意象之间的映射及匹配,论证了造型意象和认知空间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探索出设计目标和设计意象关联判断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综述电子封装中用于代替锡铅焊料的导电胶的研究进展,对导电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导电胶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从导电胶的组成、导电机理、类型入手,重点介绍导电胶应用时的关键性能要求与测试方法,并总结近几年在提高导电性、稳定性及降低固化温度、成本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 对导电胶中基体树脂进行改性并选择合适的导电填料(形状、组成),可改善导电胶的固化条件,并提高导电胶的导电性能、黏结性能、耐久性,满足苛刻应用环境下对器件连接高可靠性的要求。结论 相比传统铅锡焊料焊接的方式,导电胶具有绿色环保、连接温度低、分辨率高等特点。因此导电胶适用于电子封装与智能包装领域。目前导电胶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提高导电性、黏结强度以及黏结稳定性。但是在面对固化时间长、耐湿热性弱、成本较高等缺点时,仍需不断优化组成,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形状、结构参数对纸浆模塑品承载和缓冲性能的影响,为纸浆模塑品缓冲结构设计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通过拉伸试验得到材料物理性能参数。对不同形状单元进行静态压缩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对比验证仿真的可靠性。利用Ansys Workbench/LS-DYNA对3种不同形状单元以及3个结构因素的四棱台进行动态冲击模拟,评价其承载性能,并从能量吸收方面评价缓冲性能。结果 不同形状单元中,圆台的承载和缓冲性能最佳;随着斜度增大,极限载荷和吸能性能整体呈下降趋势,1°时四棱台单元极限载荷最大,4°次之,1°~4°时吸能性能较好且变化相对稳定;随着长宽比增大,极限载荷和能量吸收整体均呈现下降趋势;极限载荷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少,高度在10~25 mm时能量吸收不断减少,在25~40 mm时不断增加,在30~40 mm时单位体积吸能较稳定。结论 在设计缓冲结构时,尽可能选择圆台状单元,斜度在1°时最佳,4°次之,长宽比在1~1.5最佳,高度在30~40 mm较好。 相似文献
995.
人类工农业活动导致环境中硝酸盐浓度升高,利用电催化技术将硝酸盐还原合成氨(NO3RA)符合“双碳”政策,可达到去除硝酸盐污染和制备氨(NH3)的双重目的。该文综述了铜(Cu)基材料电催化硝酸盐还原的反应机理,从反应机理角度分析了不同Cu基催化材料优势性能的起源。围绕Cu单原子、单金属Cu、Cu基合金、Cu基氧化物和Cu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大量研究实例,对不同Cu基催化材料催化NO3RA反应的性能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Cu基材料催化NO3RA反应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未来Cu基催化剂电催化NO3RA反应的开发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VASP(Vienna Ab-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通用材料计算模拟软件。随着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广泛使用和高通量计算的兴起,VASP计算任务的复杂性和数据量也大幅度提升。为了提高材料理论计算的方便程度,减少大量重复的指令和结果检查的复杂性,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Python语言的VASP计算辅助程序VaspCZ,能够大幅提高研究者的科研效率。该程序包含软件部分和API部分,软件部分提供了命令行用户界面,基于基本的Linux命令即可一键完成VASP计算的相关操作,为无编程语言基础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便利。应用程序接口部分服务于具有Python语言基础的研究者,提供了底层库,使得自定义计算(如高通量计算、编写高级应用等)更为简单快捷。本程序包可以显著提高VASP的计算效率,并已经通过Github开源项目公开,提供了详细的使用文档、使用示例和API接口,有望能为广大材料理论研究者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99.
随着对氡气危害认识的加深,花岗岩作为生产、生活上接触较多的天然辐射来源,其氡析出特征对人居环境的辐射影响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岩石的原生特性和次生变化两方面对花岗岩的氡析出进行文献综述,发现花岗岩氡析出与岩石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成因类型等原生特性以及次生风化和蚀变导致的放射性核素分布、矿物颗粒大小以及岩石微裂隙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铀镭活度与花岗岩氡析出表现出线性相关,但受铀赋存矿物类型的影响,矿物成分的具体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可能与其构造背景或者物质来源有关。岩石次生变化对花岗岩氡析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风化和蚀变使得放射性核素迁移到颗粒表面和岩石裂隙等有利于氡析出的位置,而颗粒变小比表面积增大以及岩石内表面积和孔隙率增加使得铀镭发生富集和逃逸,从而最终促进岩石氡的析出。岩石原生特性和次生变化对花岗岩的氡析出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铀镭活度可以作为花岗岩氡析出率潜力的预测指标,而对于矿物成分和岩石的次生变化则是研究花岗岩氡析出的重要潜在因素。故此,未来需要系统研究并定量描述岩石化学、矿物成分和次生变化,并据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岩石氡析出模型,帮助更全面地掌握岩石中氡析出规律,为地下工程及人居环境的氡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