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34篇 |
免费 | 909篇 |
国内免费 | 39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89篇 |
综合类 | 723篇 |
化学工业 | 1439篇 |
金属工艺 | 451篇 |
机械仪表 | 629篇 |
建筑科学 | 586篇 |
矿业工程 | 231篇 |
能源动力 | 282篇 |
轻工业 | 802篇 |
水利工程 | 167篇 |
石油天然气 | 314篇 |
武器工业 | 116篇 |
无线电 | 102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16篇 |
冶金工业 | 464篇 |
原子能技术 | 119篇 |
自动化技术 | 10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66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283篇 |
2021年 | 438篇 |
2020年 | 332篇 |
2019年 | 235篇 |
2018年 | 279篇 |
2017年 | 285篇 |
2016年 | 285篇 |
2015年 | 390篇 |
2014年 | 492篇 |
2013年 | 554篇 |
2012年 | 666篇 |
2011年 | 672篇 |
2010年 | 613篇 |
2009年 | 521篇 |
2008年 | 495篇 |
2007年 | 460篇 |
2006年 | 477篇 |
2005年 | 409篇 |
2004年 | 304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32篇 |
1998年 | 96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102.
首次采用冷冻煅烧法制备NiO/Ni纳米复合材料,重点考察不同冷冻温度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冻温度的降低,结晶过冷度增大,材料的粒径不断减小并且趋于均匀化,比表面积单调增大。当冷冻温度为-20℃时,材料平均粒径为20~50 nm,比表面积达到337.6 m^2/g。同时,纳米Ni单质的引入也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其比电容达到820 F/g,所制得NiO/Ni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该方法大大降低了材料制备的能耗,为NiO/N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3.
A single-stage flyback driving integrated circuit (IC) for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 is proposed. With an average primary-side current estimation and negative feedback networks, the driver operates in the boundary conduction mode (BCM), while the output current can be derived and regulated precisely. By means of a simple external resistor divider, a compensation voltage is produced on the ISEN pin during the turn-on period of the primary MOSFET to improve the line regulation performance.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the delay time between the time that the secondary diode current reaches zero and the turn-on time of the MOSFET can be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he MOSFET can always turn on at the valley voltage even if the inductance of the primary winding varies with the output power, resulting in quasi-resonant switching for different primary inductances. The driving IC is fabricated in a Dongbu HiTek's 0.35μm bipolar-CMOS-DMOS process. An 18 W LED driver is finally built and tes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iver has an average efficiency larger than 86%, a power factor larger than 0.97, and works under the universal input voltage (85-265 V) with the LED current variation within ±0.5%. 相似文献
104.
105.
针对高速移动性,特别是在高速铁路的背景下,分析了高速移动条件下信道的特性,提出在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SC-FDE)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帧结构对抗快速时变信道的影响,加入空间分集和频率分集获得分集增益,从而进一步对抗衰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SC-FDE技术能够有效地支持分集接收,解决高速移动带来的信道快衰落问题,提高高速移动环境中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06.
新型机载激光测深系统及其飞行实验结果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新研制的机载激光测深系统与第一代机载激光测深系统相比,在探测信号采集率、浅水测量能力、测点定位精度和系统的自动化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新系统采用1000 Hz激光器以提高测量密度,分设深水浅水双通道接收回波信号以提高浅水探测能力,装配高精度的惯性导航系统(IMU)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提高了测点的定位精度和深度精度,数据后处理进行了潮汐改正和波浪改正提高深度测量的精度。系统在某海域进行了多次飞行实验,实验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表明该激光测深系统在测深精度和测量效率等方面,已经接近实用化。 相似文献
107.
108.
仿人智能控制是一种基于知识的智能控制,模拟了人的控制经验与技巧。仿人智能控制理论把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引入自动控制,在对人的控制结构宏观模拟的基础上研究人的行为功能并加以模拟和实现。介绍了仿人智能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无人值守站场监控系统,并详细分析了仿人智能控制在无人值守油气站场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