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07篇 |
免费 | 1843篇 |
国内免费 | 91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27篇 |
综合类 | 1432篇 |
化学工业 | 1551篇 |
金属工艺 | 771篇 |
机械仪表 | 979篇 |
建筑科学 | 876篇 |
矿业工程 | 403篇 |
能源动力 | 363篇 |
轻工业 | 1462篇 |
水利工程 | 460篇 |
石油天然气 | 482篇 |
武器工业 | 232篇 |
无线电 | 123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35篇 |
冶金工业 | 495篇 |
原子能技术 | 243篇 |
自动化技术 | 18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56篇 |
2023年 | 283篇 |
2022年 | 540篇 |
2021年 | 672篇 |
2020年 | 474篇 |
2019年 | 309篇 |
2018年 | 313篇 |
2017年 | 413篇 |
2016年 | 362篇 |
2015年 | 548篇 |
2014年 | 684篇 |
2013年 | 806篇 |
2012年 | 950篇 |
2011年 | 1071篇 |
2010年 | 1003篇 |
2009年 | 978篇 |
2008年 | 980篇 |
2007年 | 1110篇 |
2006年 | 869篇 |
2005年 | 650篇 |
2004年 | 493篇 |
2003年 | 322篇 |
2002年 | 292篇 |
2001年 | 256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本文根据重庆市渝中区电网下地规划、实施案例,从而总结分析研究主城区电网下地的方案比选以及具体实施步骤及其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2.
传感检测和数据处理技术在木板裁截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木料的配料加工工序中,裁截板材是首要环节。板材上有疤节缺陷,还有不同等级的面料质量,运用传感检测技术构建测量机构,对板材进行长度检测和质量辨识,将测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控制系统,为出材率的优化计算及工艺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3.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信息的繁衍和增长,信息之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为了研究这些复杂信息的联系,Erdos和Renyi提出了图论,推动了复杂网络的发展.1999年Barab á si和Albert第一次提出了无标度网络之后,复杂网络在最近几年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各种复杂网络如社会网络和Internet网络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纷繁复杂且没有规律性,但是却不像它表面所表现的杂乱无章;Barab á si和Albert经过研究发现了电影演员网络和其它网络具有自组织性和规律性,并且服从幂律概率分布,称之为"无标度网络".科学家发现各种数据庞大的网络包括社会网络、生物网络以及其它技术网络开展的无标度网络研究,都服从这个规律.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电力资源的不断增加,电力行业数据呈现出数据量大、电力节点间关系复杂等特点,迫切要求使用合理的方法来科学管理制造资源.因此,本文提出了从无标度网络的角度研究电力行业资源网络,解决电力资源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28.
线结构光双传感器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现有线结构光双传感器测量系统标定过程中对设备要求高、标定过程复杂等难题,提出了一种简便的基于平面标定参照物的现场标定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设计复杂的校准模型和高精度的辅助调整设备,只需要将一个绘制有棋盘格图案的平面参照物在两个传感器公共的测量范围内任意摆放几个位置,即可完成双传感器标定,并建立两个传感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将多个局部世界坐标系下的标定特征点统一到一个全局世界坐标系中,从而建立起两个传感器与线结构光平面间的标定方程。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测平面高度的均方根(RMS)误差为0.03 mm。 相似文献
29.
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现状分析,探讨了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必要性,并对高职英语教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探讨性的意见并在教学中逐步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