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669篇 |
免费 | 7686篇 |
国内免费 | 397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178篇 |
综合类 | 5629篇 |
化学工业 | 5898篇 |
金属工艺 | 3864篇 |
机械仪表 | 3977篇 |
建筑科学 | 4141篇 |
矿业工程 | 2109篇 |
能源动力 | 1637篇 |
轻工业 | 5400篇 |
水利工程 | 1889篇 |
石油天然气 | 1767篇 |
武器工业 | 857篇 |
无线电 | 514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492篇 |
冶金工业 | 2072篇 |
原子能技术 | 1061篇 |
自动化技术 | 72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8篇 |
2024年 | 1047篇 |
2023年 | 1089篇 |
2022年 | 2208篇 |
2021年 | 2721篇 |
2020年 | 1942篇 |
2019年 | 1330篇 |
2018年 | 1302篇 |
2017年 | 1592篇 |
2016年 | 1483篇 |
2015年 | 2278篇 |
2014年 | 2737篇 |
2013年 | 3399篇 |
2012年 | 4273篇 |
2011年 | 4388篇 |
2010年 | 4201篇 |
2009年 | 4037篇 |
2008年 | 4157篇 |
2007年 | 4190篇 |
2006年 | 3439篇 |
2005年 | 2788篇 |
2004年 | 2082篇 |
2003年 | 1364篇 |
2002年 | 1221篇 |
2001年 | 1212篇 |
2000年 | 949篇 |
1999年 | 362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2篇 |
1959年 | 9篇 |
1956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Structure evolution,dielectric,and conductivity behavior of(K0.5Na0.5)NbO3-Bi(Zn2/3Nb1/3)O3 ceramics
Tianxiang YAN Kaiyuan CHEN Chengqi LI Min LIU Jie WANG Liang FANG Laijun LIU 《先进陶瓷(英文版)》2021,(4):809-819
(1-x)K0.5Na0.5NbO3-xBi(Zn2/3Nb1/3)O3 ((1-x)KNN-xBZN,x =0.010,0.015,0.020,0.025,and 0.030) lead-free ceramics were fabricated via a traditional solid-state metho... 相似文献
74.
三乙烯二胺合成催化剂的表征和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 β 羟乙基哌嗪为原料对三乙烯二胺的合成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DTA、BET、XRD等对催化剂进行了系列表征,发现焦磷酸钡的生成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大的孔径(20 5nm),从而有利于脱水反应的进行,提高了Ba Sr 2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通过SEM和XPS分析,发现积碳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而且发现水蒸气能使催化剂再生,再生后的催化剂仍能使三乙烯二胺的收率达到88%以上,并且仍具有200h以上的使用寿命。基于磷酸盐催化剂的酸性本质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推测了反应的机理,认为在三乙烯二胺的生成过程中经历了磷酸酯中间体和由稳定的椅式构象向船式构象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5.
76.
人为粗糙度强化换热技术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加深,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对人为粗糙度强化换热技术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其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以50000kN锻压机组为研究对象,针对锻压机组的生产现状,从设备效率分析入手,讨论影响锻压机组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采用问题诊断及分析方法找出设备故障、设备等待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通过对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轴温高及管道连接问题进行系统改进,使班组净生产时间提高17%,锻造生产线效率提高28%,使企业生产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能够达到节能降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