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124篇 |
免费 | 3957篇 |
国内免费 | 302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458篇 |
综合类 | 3604篇 |
化学工业 | 4156篇 |
金属工艺 | 2280篇 |
机械仪表 | 2480篇 |
建筑科学 | 2530篇 |
矿业工程 | 1435篇 |
能源动力 | 983篇 |
轻工业 | 3621篇 |
水利工程 | 1197篇 |
石油天然气 | 1116篇 |
武器工业 | 503篇 |
无线电 | 351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949篇 |
冶金工业 | 1081篇 |
原子能技术 | 630篇 |
自动化技术 | 45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7篇 |
2023年 | 553篇 |
2022年 | 1332篇 |
2021年 | 1656篇 |
2020年 | 1147篇 |
2019年 | 855篇 |
2018年 | 924篇 |
2017年 | 967篇 |
2016年 | 868篇 |
2015年 | 1410篇 |
2014年 | 1795篇 |
2013年 | 2081篇 |
2012年 | 2714篇 |
2011年 | 2921篇 |
2010年 | 2641篇 |
2009年 | 2638篇 |
2008年 | 2672篇 |
2007年 | 2797篇 |
2006年 | 2427篇 |
2005年 | 1977篇 |
2004年 | 1461篇 |
2003年 | 949篇 |
2002年 | 919篇 |
2001年 | 785篇 |
2000年 | 686篇 |
1999年 | 252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8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为提高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计数效率,选用2-硝基苯基-β-D-吡喃半乳糖苷作为平板培养基中的显色底物,利用大肠菌群lacZ基因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将其分解产生黄色化合物,使得大肠菌群菌落区分于其他菌株,实现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同时计数,优化该培养基配方,评估培养基的特异性、准确性以及在生乳中的应用效果。最终确定该培养基配方:胰蛋白胨12.5 g/L、酵母浸粉2.5 g/L、磷酸氢二钾2.75 g/L、磷酸二氢钾1.75 g/L、氯化钠5.0 g/L、琼脂15.0 g/L,2-硝基苯基-β-D-吡喃半乳糖苷0.1 g/L,pH值为7.0。在此基础上,添加0.05 g/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或2.0 g/L乳糖均能够增强菌落显色效果,而葡萄糖则会抑制黄色化合物生成。特异性实验中,仅大肠菌群菌落颜色呈黄橙色,其他菌株则呈乳白色。在生乳样本中,该培养基与国标方法对于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计数结果基本一致。因此,该复合显色培养基能够大大提高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计数效率,降低检测成本,为生乳的卫生指标检测提供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主要研究两种活性炭吸附材料SY-1和SY-11对薄荷醇,呋喃酮和2-环戊烯酮三种香料的吸附性能。使用ASAP2010M测定了活性炭SY-1和SY-11的孔隙结构,用Boehm滴定测定了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含氧基团的浓度,用静态吸附法测试了三种香料在两种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采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测定了三种香料在两种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结果表明,两种活性炭SY-1和SY-11的比表面积分别为928 m2/g、1065 m2/g,平均孔径分别为2.3和2.6 nm,表面酸性基团总含量分别为0.5498 mmol/g,0.5289 mmol/g。SY-1对三种香料的平衡吸附量均大于SY-11,这主要由于SY-1的平均孔径小于于SY-11,SY-1表面的酸性基团含量高于SY-11。较小的孔径则有利于孔壁表面对香料分子形成较强的吸附作用,较丰富的表面基团含量,有助于形成更多吸附位,从而提高吸附量。三种香料在两种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大小顺序均为:薄荷醇呋喃酮2-环戊烯酮,这主要是由于三种香料分子的分子直径大小的顺序也是:薄荷醇呋喃酮2-环戊烯酮,较大直径的分子易受到孔壁表面更强的吸附作用力,与表面吸附就更牢,相应的分子的脱附活化能就越大。 相似文献
995.
为了开发利用猪血资源,采用猪血为原料,以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比活力为指标,对热变性提取过程中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和硫酸铜加入量三个因素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对猪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热变性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将最优热变性条件下提取的上清液通过氯仿-乙醇处理,丙酮沉淀提取粗酶液,并采用Sephadex G-100对粗酶液进行纯化。最后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纯化后的酶液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水浴温度、硫酸铜加入量对猪血SOD活力影响显著(P0.05),热处理最佳工艺为:水浴温度为66℃,水浴时间为25 min,硫酸铜加入量为3.10%,此时粗酶液的比活力为167.74±0.38 U/mg。经Sephadex G-100纯化后酶液的比活力为6594.55±16.20 U/mg,活力回收率为62.15±0.02%,纯化倍数为39.14±0.3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酶纯度已到达电泳纯。 相似文献
996.
以四川3种郫县传统豆瓣酱和某知名商品豆瓣酱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并结合感官评价对上述两类郫县豆瓣酱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将传统与商品豆瓣酱区分开,最佳传感器组合为S1S4S7;4种豆瓣酱共鉴定出了53种成分,其中传统与商品郫县豆瓣酱共有的成分为18种,占总检出化合物的33.96%,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有4-乙基-2-甲氧基苯酚、苯乙醇、苯甲醛、苯乙醛、水杨酸甲酯等;商品豆瓣酱独有的成分主要来源于所加香料,3种传统豆瓣酱之间不完全共有的挥发性成分为24种,主要是醇类、酯类及烷烃类,结合电子鼻和感官分析,这些成分对郫县豆瓣酱的风味贡献不大,传统与商品豆瓣酱在酱香程度等方面差异不大,但在色泽方面有较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发酵时间不同引起。 相似文献
997.
尝试采用可视化嗅觉技术对鲢鱼K值进行快速定量预测。利用可视化嗅觉技术对4℃恒温条件下不同冷藏天数的鲢鱼进行无损检测,获取可视化传感器阵列对样品顶空挥发性气体的响应信号;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鲢鱼体内三磷酸腺苷关联物的含量,算出K值;然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和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法(Genetic algorithm-partial least squares,GA-PLS)建立基于鲢鱼气味特征信息与K值的定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经遗传算法(GA)优化后原变量可从48个减少到18个,传感器可减少至11种;利用筛选出的变量建立的GA-PLS模型对鲢鱼K值的预测效果更好,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0.04,预测集相关系数Rte=0.93。研究结果表明,鲢鱼K值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性很高,可视化嗅觉技术能够用于定量预测鲢鱼K值。本研究为鱼类鲜度检测提供了一种准确、快捷、低成本的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地笋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其中K、Na、Ca、Mg、P、Sr、Fe、Mn、Zn、Cu、Co、Cr、Al、Ba、Ni、As、Pb和Cd 18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18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03~0.00990μg/mL,回收率89.20%~110.0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4.8%。结果显示,地笋样品中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K、Na、Mg、Ca外,还含有Fe、Zn、Mn、Cr、Co等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其他元素P、Ni、Ba、Al、Sr、Pb、Cd、Ba等。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增稠剂对挂面力学特性影响,研究了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和卡拉胶对挂面力学特性和蒸煮品质的影响,并对蒸煮前后干挂面的力学品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添加0.2%羧甲基纤维素,干挂面的弹性模量增幅达到最大;添加0.3%黄原胶,干挂面的抗弯能力增幅达到最大;添加海藻酸钠,干挂面的弹性模量和断裂位移减小,断裂应力基本不变;添加卡拉胶,干挂面的弹性模量和抗弯能力都减小。干挂面弹性模量和断裂位移与蒸煮后品质的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均高达0.92以上,干挂面的弹性模量和断裂位移可以综合的反映蒸煮挂面的硬度、弹性和耐咀性等指标。研究为干挂面的品质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CARS-SPA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可见/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ARS(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联合连续投影算法(SPA)方法筛选苹果可见/近红外光谱的特征变量,继而联合多种不同建模方法建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SSC)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CARS-SPA联合筛选出的31个变量,通过采用PLS建立苹果SSC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模型性能最稳定,其变量数仅为原始光谱的1.69%,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36和0.351%。研究表明采用CARS-SPA能有效提取苹果SSC的光谱特征变量,能有效简化模型并提高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