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丁亮  谢余强  舒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9):3616-3618,3685
Rootkitss的主要作用是在隐藏自身的前提下以管理员的权限来实现对目标主机的控制.随着对内核机制的深入研究,内核级Rootkits的技术也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发展,对其的检测变得非常困难.研究内核级Rootkits的发展,深入分析内核级Rootkits自身隐藏、通信隐藏等隐蔽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具体的实现方法,结合最新的Rootkits分析现今应用于Rootkits中的新生关键技术,从而总结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从中找到防范Rootkits的有效方法对于维护计算机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2.
介绍鹤壁煤电公司200MW汽轮机组五段抽汽温度异常变化的分析和处理。通过各项检查试验,找出了五段抽汽温度异常变化的原因为轴封一段漏汽排挤五段抽汽所致,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消缺处理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43.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层透波型阻抗超表面(Transparent Resistive Metasurface, TRM)的电大尺寸天线阵RCS减缩方法。该超表面在垂直极化10 GHz处产生低插损透波窗口,而在其他频点和极化条件下作为有耗阻抗表面,天线阵列在带外频段近似全反射,可以作为接地面实现宽带吸波的RCS减缩。采用国产电磁仿真软件EastWave对"电大尺寸+精细结构"的"天线阵+超表面阵列"进行了全波仿真分析,评估单层透波阻抗超表面对电大尺寸天线阵的RCS减缩及辐射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天线阵增益损耗小于1 dB条件下实现同极化下带外频段和交叉极化下全频带的宽带吸波,为大型天线阵隐身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4.
丁亮  邢萍  高凯歌 《城镇供水》2021,(2):19-24,18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管网延伸供水项目面临用水安全风险大、水压分布不均衡、串联供水稳定性不足、雷击防护问题、安防问题突出、水质达标率差、运维难度大等问题.本文以湖州吴兴区管网延伸农饮水项目为例,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对供水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打造湖州"1+2+8+1"的农饮水建设、运维管理模式,解决了湖州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系...  相似文献   
245.
一种基于变权重的六足机器人共享遥操作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六足机器人步行操作任务,提出一种兼顾机器人行走效率以及稳定裕度的协同调控策略。该策略以现有的速度-位姿协同遥操作构架为基础,融入了共享控制策略,改善系统的操作性和协调性。该方法通过引入优势因子作为主端操作者对机器人的速度层与位姿层操作子系统的控制权重,通过以稳定裕度为输入的模糊推理器求出优势因子,将优势因子引入主从端控制器,主端机器人通过产生触觉力引导操作者进行控制指令的迭代。通过Vortex半物理仿真平台和操作手柄搭建的实验平台对本方法进行验证,并与传统的协同操控方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策略对六足机器人进行操作能够在保证稳定裕度的同时合理地对机器人速度与位姿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246.
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一种带有阳离子基团的物质(在此称为分子膜剂),该物质注入地层后会与带有负电荷的岩石表面产生静电吸附作用,并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级分子膜,岩石表面由原来的强水湿变为中间湿或弱水湿,使岩石孔喉壁面吸附的水膜被剥落下来,增加了孔喉渗水半径,从而提高了水相渗透率,达到降压增注目的.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可以降...  相似文献   
247.
珠一坳陷北部洼陷带古近系潜在富生烃洼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北部洼陷带古近系可划分为8个洼陷,地震相类比分析认为有5个洼陷的文昌组发育中深湖相沉积,其中西江主洼、惠州5洼及惠州10洼的文昌组中深湖相分布规模较大;北部洼陷带恩平组沉积时期为局限性沼泽化浅水沉积,湖沼相煤系泥岩和浅湖相泥岩是恩平组主要烃源岩,其中惠州8洼恩平组湖沼相分布规模最大,而西江主洼则发育较大规模的浅湖相沉积。对比北部洼陷带文昌组与恩平组2套烃源岩的分布规模、热成熟程度及盆地生烃模拟等指标,综合分析认为西江主洼、惠州5洼、惠州10洼和惠州8洼为潜在富生烃洼陷,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48.
细水雾水幕在隧道火灾中具有较好的控烟阻烟作用,针对目前细水雾阻烟数值模拟研究中并未考虑细水雾的捕集沉降作用,依据气溶胶动力学原理,考虑细水雾的惯性碰撞、拦截效应和扩散效应捕集机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构建细水雾降温消烟模型,并对狭长通道内细水雾降温消烟实验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高度吻合,能见度稳定在9 m左右,消烟模型对细水雾降温效果的影响较小,但在消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不考虑消烟模型时,能见度仅为5 m,模拟值低于实验值约45%,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表征细水雾对烟气的降温、阻隔和消烟作用.  相似文献   
249.
机器人足端与沙土相互作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参数辨识,是沙土表面步行移动机器人多模态感知和决策的重要约束条件和物理信息。C形腿构型在沙土表面具有高通过性和适应性,基于地面动力学中的抵抗力学理论,充分考虑C形腿在摆动步态条件下位姿和速度矢量对足地相互作用动态力学的影响,进而建立C形腿与沙土的相互作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三组宽度条件的C形腿与沙土表面的转动接触力学试验,提取数据并分析水平和竖直接触力随姿态角度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积分模型的解析推导获得线性表达形式,基于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对未知参数矩阵进行逐项推导。最后,基于逐项迭代输入输出矩阵函数,获得参数在已有数据样本容量空间内的辨识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辨识后的预测竖直力和水平力误差分别为4.05%和4.22%,验证参数辨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辨识的参数能够反映沙土地面的部分物理特征,基准值则反映腿部几何构型对力学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0.
重载六足机器人在野外地形环境移动作业时的决策智能水平亟待提高。然而,当机器人在尚未形成合理的决策结构层次时,直接采用其与环境进行交互方式进行常规的强化学习训练,将导致机器人的行为决策过于发散。因此,本文首先利用一种符合驾驶员决策逻辑的分步训练神经网络,得到驾驶员的决策经验模型,使机器人快速形成自主决策智能。此外,为融合人机决策优势,本文基于合作博弈理论,提出一种消除人机协同决策指令冲突的方法。搭建面向重载六足机器人人机协同决策的半物理仿真实验系统,开展实验的结果表明,机器人通过学习驾驶员先验模型和自主训练,其决策效果可接近驾驶员决策水平,同时人机协同决策指令可有效弥补单智能体决策指令的缺陷,在规则沟壑地形下协同决策指令的碰撞率指标优于驾驶员单智能体指令23.8%,障碍地形下协同决策指令的能量消耗指标优于机器自主单智能体指令3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