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1篇
电工技术   209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9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从大量的分析计算中得出了220kV的GIS变电站的雷电过电压保护特性,并讨论了影响过电压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2.
单相对地短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而短路电流的分布对接地网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由于短路试验非常复杂,现场实测数据非常少,相关测试数据非常宝贵,目前换流站发生短路时故障电流的分布尚未有详细的研究结果。为此首次开展了针对±500 k V换流站的短路电流分流测试,基于±500 k V富宁换流站交流人工短路试验,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短路电流的流向和分流大小,制订了短路电流分布测试方案,给出了短路杆塔接地引下线、短路线路架空地线,和换流站非短路交、直流线路地线以及变压器中性点电流实测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PSCAD仿真对比与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短路电流约有40%直接通过杆塔入地,60%进入杆塔地线,其中约20%的短路电流通过短路线路地线流向远方电源侧,约30%的短路电流通过换流站地网入地,而通过非故障线路地线及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均≤7%,比例较小,交流侧短路时,直流侧线路地线分流可忽略。  相似文献   
53.
电晕放电的检测及定位对于电网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此针对多个点对板形式的电晕放电进行了磁场传感测量及定位研究,基于隧穿磁阻传感器设计并制作了双轴磁场传感测量装置,通过传感测量装置对电晕放电脉冲电流产生磁场的响应,实现对电晕电流及其磁场的测量。应用电晕电流的定位算法,得到多个点对板的电晕放电点位置,定位计算误差稳定在10%左右,表明了测量方法及定位算法的可行性。该测量方法及算法考虑了电晕电流的特点,合理利用了隧穿磁阻传感器的测量优势,为电气设备的电晕放电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54.
加有DOP之类“单体”增塑剂的聚氯乙烯(增塑PVC),虽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并能制成适宜柔韧性的制品,但由于“单体”增塑剂易挥发、迁移、析出或被抽出,其制品难免存在耐久性差的缺点。耐久性的高分子增塑剂,如丁腈橡胶(NBR),常用作PVC的改性剂。据说往掺混NBR的PVC-鞋底配方中加进氯化聚乙烯(CPE),可改善低温挠曲强度和耐磨性。为得到综合性能好的增塑PVC基本配方,  相似文献   
55.
56.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晕效应的预测方法,Ⅱ:无线电干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特高压电晕笼开展了13种导线的无线电干扰试验,获得了单位长不同导线的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分析了导线表面场强、子导线线径、分裂间距和分裂数等因素对导线电晕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与导线表面场强的负倒数呈线性关系;在相同的导线表面场强下,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与子导线线径、分裂数的对数呈线性递增关系,而分裂间距对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影响不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且逼近效果好,回归方程各系数也是高度显著的,可对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进行有效的预测,通过无线电干扰激发函数法可转化为实际特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晕效应的预测方法,Ⅰ:可听噪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电晕效应问题是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利用特高压电晕笼开展了13种导线的可听噪声试验,获得了单位长不同导线的可听噪声产生功率,分析了导线表面场强、子导线线径、分裂间距和分裂数等因素对导线电晕可听噪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导线电晕可听噪声与导线表面场强的负倒数呈线性关系;在相同的导线表面场强下,可听噪声产生功率与子导线线径和分裂数呈线性递增关系,而分裂间距对导线电晕可听噪声水平影响不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且逼近效果好,回归方程各系数也是高度显著的,可对可听噪声产生功率进行有效的预测。最终初步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导线情况的导线电晕可听噪声预测公式,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提出了提高电子词典静电抗扰度的几种整改方法.通过整改可使电子词典满足接触放电4kV,空气放电8kV的指标,进入中国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59.
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伟  张波  何金良 《陕西电力》2009,37(10):1-5
介绍了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计算中主要的3种方法:半经验公式法、基于Deutsch假设的数值计算方法和二维数值计算方法。简要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原理、实现过程和优缺点,比较了3种方法在准确度、计算效率和实现难度上的差别。文章认为,为满足我国不断发展的电网建设要求,以不断进步的计算机硬件和数值计算方法作为保障.二维数值计算方法将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0.
在工频电压作用下氧化锌阀片的功率损耗是温度与荷电率的复杂函数。本文从试验数据中得出了其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合成套氧化锌限压器的热平衡图;分析讨论了限压器的稳定工作温度、极限工作温度和极限吸收能量;110kV、220kV合成套氧化锌限压器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同时讨论了阳光辐射对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