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84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1篇
轻工业   16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61.
采用铜模喷铸方式进行了稀土元素添加AZ91镁合金非平衡凝固实验,对比研究了稀土元素种类(Re=Ce,Er)及含量(0.25%,0.5%,0.75%,1%,质量分数)对镁合金晶粒尺寸、基体成分及相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同等含量条件下,Ce元素在α-Mg中的固溶度更低,溶质富集程度更明显,易形成Al11Ce3高熔点化合物相,合金细化效果比Er更好。随Ce含量增加,晶粒尺寸不断减小,β-Mg17Al12共晶相数量减少,分布趋于弥散。当Ce含量大于0.75%时,出现明显的晶粒粗化现象。在此基础上,从形核和生长的角度对上述细化机理进行了合理解释,并利用差热分析实验进行了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62.
选用先驱体法制备的直径10~15μm束丝SiC纤维作为增强体材料,采用真空气压浸渗法制备了SiCf体积分数为40%的连续SiCf/Al复合材料,研究纤维预热温度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原局部存在少量团聚的SiC纤维束随着纤维预热温度的提高,纤维团聚减少,分布更趋于均匀;而复合材料致密度和抗拉强度随纤维预热温度的升高先逐渐增加后缓慢降低;其中,在纤维预热温度为500℃、浸渗温度为730℃、浸渗压力为7 MPa和保压时间为5 min的浸渗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连续SiCf/Al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为97.24%,抗拉强度达到768.9 MPa。  相似文献   
63.
降解屠宰废水异养硝化菌的筛选及其氨氮去除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屠宰场废水、污泥、周边土壤中分离得到4株高效去除氨氮并显著积累亚硝酸盐氮的异养硝化菌N19、N5、G4、T1,其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5%、83%、81%、75%;通过混菌组合,得到优化组合比例为1:2:2:2,其氨氮去除率为92%。初步探讨了温度、接种量、pH、氨氮含量对混菌的氨氮去除率影响。结果表明,在35℃、体积分数3%的接种量、pH为9、氨氮的质量浓度98 mg/L下,混菌对屠宰场废水的氨氮去除率高达约91%以上。  相似文献   
64.
刘秀梅  徐志锋  余欢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13):1826-1830
采用热法包覆方法制备了不同颗粒组合的碳化硅陶瓷粉末,并利用选区激光烧结(SLS)工艺制备了碳化硅陶瓷预制体,研究了颗粒尺寸及组合对激光烧结陶瓷预制体成形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颗粒尺寸及组合对激光烧结陶瓷预制体成形精度的影响显著,预制体翘曲量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表面粗糙度和尺寸误差均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大;相对于单一颗粒,由双尺寸颗粒组合制备的预制体的翘曲量减小了11%~50%,表面粗糙度Ra值减小了12%~20%,尺寸误差减小了38%~79.6%。  相似文献   
65.
浇注工艺对金属型铸造ZL114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L114合金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和很好的铸造性能,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民用工业领域.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浇注温度、模具温度、变质处理温度和变质剂加入量等四个工艺参数对金属型铸造ZL114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其力学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浇注温度和变质处理温度,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的工艺参数是浇注温度为700℃,变质处理温度为720℃,变质剂加入量为1%和模具温度为250℃.  相似文献   
66.
利用ProCAST软件对薄壁铝铸件真空差压铸造充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压差下单级充型的金属液充填形态,提出了薄壁铝铸件真空差压分级充型工艺。通过优化模拟方案,得出了最佳压差和时间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铸件易出现裹气、紊流的位置改变充型压力,实现充型速度的分级,有利于金属液的逐层平稳充型,降低铸造缺陷,提高铸件质量。  相似文献   
67.
结合国内外对反重力铸造数值模拟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介绍了反重力铸造充型、凝固、应力以及微观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提出反重力铸造数值模拟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这一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8.
采用石膏型铸造工艺,对熔模、型壳与铸件三者之间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传递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实验材料与工艺一致的条件下,熔模表面粗糙度在0.1~3.5μm之间时,铸件表面粗糙度与熔模表面粗糙度存在抛物线关系;石膏型熔模、型壳与铸件之间的收缩率在1.08%~2.61%变化。  相似文献   
69.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总结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于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利用乙醇溶剂法先进行羟丙基醚化改性,再采用戊二酸酐作酯化剂进行处理而制得复合改性淀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和DV-I Prime旋转粘度仪等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及其性能分析。红外分析表明改性淀粉在1287 cm-1处出现羟丙基的吸收峰,羟丙基戊二酸复合改性淀粉在1733 cm-1处和1555 cm-1处出现新的酯化吸收峰,说明原淀粉已接入了羟丙基和戊二酸基团。复合变性前后淀粉的表观形貌变化,证实了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也发生在淀粉颗粒内部。旋转粘度仪分析则表明了复合改性后的羟丙基戊二酸酯淀粉的粘度和抗流变性有很大的提升,当DS为0.0362时,淀粉糊的粘度为12100 mPa?s,比羟丙基木薯的粘度提高了6.72倍(羟丙基木薯淀粉的粘度为1800 mP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