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絮凝沉降和过滤脱水是煤泥水处理的常见方法。絮凝效果直接影响煤泥的脱水效果。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声改性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强化煤泥水絮凝脱水过程的新技术。用流变仪研究了超声预处理不同时间的CPAM溶液的特性。通过沉降试验以及浊度测试分析了超声改性絮凝剂对煤泥水沉降的影响。使用聚焦光束反射率测量系统与颗粒观测系统观察不同改性CPAM处理煤泥水时的絮体特性。建立了絮体特性与煤泥水过滤过程所形成的滤饼特性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40 s超声处理的CPAM作用于煤泥水后,煤泥絮凝效果最好,上清液浊度最低,为180 NTU。在该条件下,煤泥的过滤速度最快,与未经超声处理的情况相比,过滤时间减少25 s。此外,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滤饼水分含量也最低,为29%。因为经过40 s的超声处理后,部分CPAM分子链被超声产生的强烈的机械以及化学作用随机切断,这些被切断的CPAM分子链将煤泥颗粒逐渐聚集成微小絮体,而未被切断的CPAM分子链进一步将这些小絮体连接在一起。煤泥颗粒在聚合物内部通过多组分聚合物的复杂体系得以紧密结合。随着絮体的沉降,形成了更加致密的结构和沉积床。这些致密的絮体构建的沉积层具有较... 相似文献
32.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主要场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正常教学活动。针对校园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智能管理系统。采用STM32微处理器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利用ZigBee实现短距离、低速率数据传输;利用CDMA2000实现远距离、高速数据通信。将数据上传至物联网云平台实现实时监控,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校园管理效率,从而为智慧校园的创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3.
34.
振动是涡旋压缩机常见的故障特征,它将影响到整机的工作性能。为了研究涡旋压缩机主要零部件对整机的振动贡献率,将涡旋压缩机系统简化为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建立了涡旋压缩机振动测试试验系统,开展了振动采集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依据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信号互功率谱和偏相干函数的判断矩阵赋值规则,最终获得了主要零部件对整机的振动贡献比值。结果表明,转子系统动平衡是引发整机振动的主要来源,传动轴主轴承位置振动贡献比值最大,可以将该位置作为整机振动的敏感测量点。这将为涡旋压缩机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5.
煤是一种组成不均匀的大宗物料,在检测其性质时,无法进行破坏性试验和测试,只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取具有代表性的煤样进行检测分析,但是在取样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差。为明确原煤和单机性能检测分析中的误差来源,分析了原煤和单机性能检测过程涉及的采样、制样、化验、筛分浮沉和泥化试验中可能带来误差的环节,并针对误差来源提出了有效控制措施。原煤和单机性能检测中应当设计严密的采制化和加工工艺性质试验方案,强化过程控制,尽可能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36.
37.
煤炭浮选过程中,滤饼水分严重影响了煤泥质量。为了降低滤饼水分含量,分析了加压过滤机入料的粒度组成,研究了不同压滤压力、压滤时间、入料浓度对煤泥水脱水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压滤动力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压过滤机入料中-0.074 mm粒级含量为70.42%,不利于煤泥水的脱水;煤泥水脱水速率随压滤压力增大而增大;在压滤压力为0.3 MPa、压滤时间为120 s、入料浓度为400 g/L的最佳条件下,滤饼水分可降至22.60%。此试验结果为选煤厂煤泥水压滤脱水工艺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