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7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12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4篇 |
水利工程 | 6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1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矩阵完备投影的快速主分量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分量分析是模式识别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经典的主分量分析在处理图像矩阵需要将图像展开成向量形式,因而造成其协方差矩阵维数和计算量太大,同时由于没有注意到图像矩阵中像素之间空间相关性,使得抽取的图像特征并不是优秀的,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完备投影的快速主分量分析算法(FMPCA),该算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分析过程中的计算量,而且发挥了图像矩阵行和列之间的空间特性,从而提高了整体性能。通过对NUST603、Yale和ORL图像库进行的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具有快速提取图像特征的能力,而且综合性能优于相应的一些主分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2.
83.
主分量分析(PCA)和线性鉴别分析(LDA)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特征抽取方法,而在图像识别中经常采用的是PCA LDA方法来代替单纯的LDA。本文提出一种增强型线性鉴别准则(ELDA),将PCA的优点和LDA的优点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不仅解决了PCA过程中使用最小距离方法时识别精度相对低的缺点,而且解决了LDA过程中当类内散布矩阵奇异时投影向量的求解问题,也就是说可以使用该方法来替代PCA LDA的两步骤方法。另外,该方法在识别精度上比PCA和LDA或PCA LDA方法都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在ORL、Yale和NUST603人脸库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85.
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间歇性会对大规模风电安全高效并网利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现有单个度量指标对全面刻画风电机组发电功率间歇性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双度量指标组合的风电机组功率间歇性的综合刻画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所有风电机组的功率间歇性度量指标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将相关性较高的风电机组聚合在一起形成虚拟风电场;然后,对虚拟风场功率间歇性度量指标序列进行数据驱动建模预报,根据预报结果设置两个度量指标权重,给出可以综合评价未来一段时间虚拟风电场出力质量的系数。实际算例分析表明了上述方法的应用可行性,对风场安全并网和合理弃风具有一定的辅助决策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86.
采用浅眼多循环,分部开挖,增设周边减震眼及严格控制药量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爆破地震动强度,爆破对建筑物没有产生损坏,质点振动速度没有超过控制标准,保证了安全.说明所采取的爆破震动控制技术是成功的,对以后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88.
通过机械合金化法获得Bi0.85Sb0.15纳米晶粉末材料,在常温下冷压成型并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高压处理,制备出块状样品.X-ray衍射实验证实已形成了Bi0.85Sb0.15单相合金.测量了样品在80~300 K温区的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计算出材料的功率因子与温度的关系.在523 K 6 GPa下压制30 min的样品,其Seebeck系数在150 K达到-173μV/K,比同温度下单晶材料样品的Seebeck高大约60%,功率因子在200 K达到3.27×10-3 W/m·K2,表明高压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热电性能.高分辨电镜分析发现材料中存在均匀分布的小于5 nm的"纳米点","纳米点"的存在导致材料Seebeck系数在低温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9.
90.
设计了共锥度测量的两种技术方法:一是激光切割直升机旋翼共锥度固定测试台测量法,二是采用CCD成像技术方案完成旋翼共锥度的测量的方法。分别对其工作原理及精度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两种方法的精度与理论计算精度基本吻合,从而得到性能价格比最优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