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对来自5个国家、不同成熟度的陈年切达奶酪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检测,同时结合感官评定指标,解析了市售切达奶酪风味特征的地域性差异以及中国消费者对于切达奶酪风味特征的偏好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切达奶酪挥发性风味存在着地域差异,差异主要源于挥发性酸类物质。中国消费者对于切达奶酪的喜好度更倾向于奶香味和坚果味,而具有高强度气味、硫味、苦味明显的切达奶酪不受我国消费者欢迎。因此研发奶香味重、坚果味强,而硫味、苦味、气味强度等不明显的切达奶酪将更适合于我国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2.
以DPH(1,6-二苯基-1,3,5-己三烯)为荧光探剂,优化了测定罗伊氏乳酸杆菌细胞膜流动性的条件,其最佳测定条件为:激发波长360nm,发射波长430nm,菌浓度OD0.8,30℃孵育时间为20min。同时研究冷胁迫处理对冷冻干燥存活率。细胞活力及细胞膜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冷胁迫能改善乳酸菌的冷冻干燥存活率,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冻干后细胞的流动性也有所改变,说明经过一定的冷胁迫处理后,增加了细胞的抗性,从而提高细胞的冷冻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益生菌在人体胃液中的存活率,本研究以大豆蛋白(SPI)、乳清蛋白(WPI)、酪蛋白(Casein)、明胶(Gelatin)为壁材,采用转谷氨酰胺酶交联的乳化凝胶方法,将Lactobacillus gasseri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包埋于蛋白质胶囊中,通过测定这两种益生菌在人体模拟胃液中的存活率,结果表明:相比于未经过包埋处理的细胞,包埋于蛋白质微胶囊中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并且还发现大豆蛋白微胶囊对菌的保护效果最好,明胶微胶囊最差。对于Lactobacillus gasseri,在加和未加胃蛋白酶的模拟胃液中,菌在这四种蛋白质微胶囊中的D值分别为:73.1、59.7、63.9、47.3min及246.6、240.5、220.0、90.2min。对于Bifidobacterium bifidum,在加和未加胃蛋白酶的模拟胃液中,菌在这四种蛋白质微胶囊中的D值分别为:31.7、24.2、22.7、18.7min和124.3、103.5、97.6、47.8min。除此之外,还比较了蛋白质的四种理化特性(乳化能力,凝胶强度,乳化稳定性、渗透性),其结果:乳化能力大小为SPI>Casein>WPI>Gelatin,凝胶强度大小为Gelatin>SPI>Casein>WPI,模拟胃液的渗透性大小为Gelatin>SPI=Casein>WPI,缓冲能力大小为Casein>WPI=SPI>Gelatin。通过上述结果可以推测蛋白质的缓冲能力与保护效果有很大的相关性,但缓冲能力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蛋白质其它的理化性质都有可能影响其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双歧杆菌在人体胃肠道中的存活率,以乳清蛋白为壁材,转谷氨酰胺酶为交联剂,通过乳化凝胶的方法制备包埋有两歧双歧杆菌的蛋白质微球。实验表明:以此工艺制备的微球成球性较好,粒径为(308.2±16.2)μm,益生菌包埋率为87.8%±10.0%,与未包埋的两歧双歧杆菌比较,经过包埋后的两歧双歧杆菌在模拟胃液和高胆盐溶液中的存活率分别提高了5个和2个对数值。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自然发酵骆驼乳中乳酸菌菌群进行分离鉴定得到五株乳酸菌,其中乳杆菌3株分别为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rum)和开菲尔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i),片球菌2株分别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分离鉴定出的五株乳酸菌在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其活菌数在培养16 h后能达到109 CFU/m L。将传统酸奶发酵剂接种于骆驼乳中并于42℃条件下培养,发现其在骆驼乳中能较好地产酸,其添加量在0.1%时最适。将筛选到的乳酸菌制备成生产发酵剂与传统酸奶发酵剂复配,得到瑞士乳杆菌组的复配效果最佳,具有最优的产酸效果,在经过6 h发酵后p H值降到4.5左右,酸度达到85oT,且制备的发酵骆驼乳具有最好的感官品质,其感官评分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复配进行发酵的骆驼乳产品。因此,可将0.1%传统酸奶发酵剂与筛选到的瑞士乳杆菌制备的生产发酵剂复配应用于酸驼乳发酵。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对4份内蒙古阿拉善盟传统发酵驼乳样品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种属鉴定,同时采用Pac Bio SMRT三代测序技术对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发酵驼乳中共分离到8株乳酸菌和5株酵母菌,乳酸菌包括1株胚芽乳杆菌、2株瑞士乳杆菌、2株嗜热链球菌、2株假肠膜明串珠菌和1株开菲尔基质乳杆菌。酵母菌包括1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2株酿酒酵母、1株诞沫假丝酵母和1株芽殖酵母。Pac Bio SMRT测序结果显示,硬壁菌门为4份发酵驼乳样品中的优势细菌门,乳杆菌属为优势细菌属,以及瑞士乳杆菌为优势细菌种;子囊菌门为发酵驼乳样品中的优势真菌门,克鲁维酵母菌属为优势真菌属以及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为优势真菌种。  相似文献   
17.
以乳清蛋白为唯一氮源改良MRS培养基,从生牛乳中分离得到一株降解β-乳球蛋白抗原性能力较好的乳酸菌株,最高降解率达到87%,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被鉴定为干酪乳杆菌L.casei WPC09.L.casei WPC09菌株的最低生长温度为20℃,最高生长温度为45℃,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最低和最高生长起始pH分别为pH 4.0和9.0,最适起始生长pH为6.4~6.5.菌株6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16h达到稳定生长期,24h后进入衰亡期.菌株的胆盐最高耐受浓度为质量分数0.09%;NaCl最高耐受浓度为质量分数10%.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重庆泡菜及扬州豆酱等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出3 株具有优良产香能力的酵母菌,通过对其菌落形态特征、产酯能力、糖利用能力、面团发酵力以及高糖耐受能力等的测定,最终得到1 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产香酵母YG28B,经ITS rDNA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在面包发酵与烘焙应用的初步研究中,YG28B与市售活性干酵母混合发酵烘焙的面包,其面团发酵效果良好,且烘焙的面包囊风味独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显示面包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普遍有所提高,优于单独使用市售活性干酵母发酵烘焙所得面包的风味。该株产香酵母菌可用于面包发酵以改善面包囊的风味,在烘焙制品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比较益生菌干酪乳杆菌Zhang(L.casei Zhang)与商业化益生菌嗜酸乳杆菌NCFM(NCFM)、鼠李糖乳杆菌GG(LGG)、干酪乳杆菌Shirota(kS)、动物双歧杆菌Bb12(Bb12)对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及发酵特性.将各菌置于人工消化液及含3.0g/L牛胆盐的MRS培养基中,37℃培养,分别于3h和8h时测定人工胃液和肠液中各菌株的存活率,同时每小时测定MRS培养基的浊度,以延迟时间评价各菌株对胆盐的耐受性.对由各菌株制得的发酵乳在发酵及贮藏期间酸度与活菌数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pH 2.5的人工胃液消化3 h后,干酪乳杆菌Zhang存活率低于NCFM(p<0.05),高于其它3株对照菌(p<0.05);在pH 3.0和pH 4.0的人工胃液消化3 h后,干酪乳杆菌Zhang的存活率与4株对照菌无显著差异(p>0.05);在pH 8.0的人工肠液消化8h后,干酪乳杆菌Zhang的存活率高于Bb12(p<0.05),低于NCFM(P<0.05),与其它2株对照菌元差异(p>0.05).干酪乳杆菌Zhang对3.0g/L牛胆盐的耐受性与LcS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于其它3株对照菌(p<0.05).脱脂乳37℃发酵24 h后,接种干酪乳杆菌Zhang的样品的酸度低于4株对照菌.4℃贮藏28 d内,各益生菌在发酵乳中继续生长,其中干酪乳杆菌Zhang发酵乳的pH值变化(降低0.55)显著高于4株对照菌(p<0.05);贮藏28 d后干酪乳杆菌Zhang活菌数为1.0×109 cfu/g,显著高于4株对照菌(p<0.05),说明干酪乳杆菌Zhang具有良好的胃肠转运耐受性和极佳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H.pylori)作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随着H.pylori耐药率的增加、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国内外学者对益生菌防治H.pylori感染进行大量的临床和体外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抗感染,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平衡胃肠道正常菌群,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益生菌的运用将对H.pylori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抗H.pylori的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