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176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徐锋  刘庭风 《园林》2004,(4):4-5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盛期乾隆皇帝亲自指导设计的园林,可以说是乾隆造园艺术的巨大成功。在选址上,利用原有的湖泊,一为兴修水利,二为孝敬母亲,从1750年始建,历11年,在1761年建成。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该园受重创,幸得慈禧偏爱,于1885年动用海军军费3600余万两,直至1893年修复完工。无奈7年后八国联军再度洗劫园林,慈禧再度巧立名目修园,不过,在园中住不到五年就命归黄泉了。该园解放后得到修缮,199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2.
刘庭风 《园林》2007,(4):6-7
圆德院和高台寺位于京都市东山的灵山之麓,圆德院是桃山时代庆长10年(1605)北政所(1548~1624)出家修行之所,高台寺是北政所次年(1606)为丈夫丰臣秀吉所建寺院。北政所贤淑克俭,深得民心,在秀吉死后出家,法号高台院湖月尼。德川家康一统天下之后,为笼络秀吉旧部而继续大力资助,又有著名造园家小堀远州和贤  相似文献   
103.
秦汉园林史年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汉园林恢弘巨制的建筑宫苑一直为后人所景仰和模仿,把园林当成天宫规划建设是上古园林娱神的另一个表现。此阶段因生产力的提高而使私家园林出现繁荣局面,因佛教的传入而使寺院园林得以产生。国力的强盛和建筑技术的提高使园林的建筑景观得以充分展示其气势磅礴,园林数量也超过前朝任何时代。  相似文献   
104.
中日园林人物及著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03,19(9):76-78
对中日两国的园林人物及著作进行了比较。中国造园以画论、文论替代园论,故理论系统化晚于日本:而且中国造园家多为文人,日本的造园家则多武人和僧人。另外,中国造园家造园著作少,造园留名亦少。  相似文献   
105.
避暑山庄水系梳理自然连贯,现今的湖体在建园之初时曾是武烈河水道东移后的沼泽地,后经人工开挖,导武烈河水入园,借调蓄之水造景,以湖吐纳,形成了以水域为主体,水利工程为依托的自然山水园。结合传统水文化思想梳理避暑山庄水系的发展与历史变迁,从选址和水形两方面对避暑山庄水系“疏源引水”“得景随形”的理水方法进行分析解读,为水系遗产景观的研究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6.
周娉倩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22,38(3):139-144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园林设计哲学和东方文化形式的缩影,作为皇家宫苑的典型案例,对诠释传统相度文化具有代表性意义.以颐和园万寿山山形、昆明湖水势及前山庭院布局为例,采用历史文献(图像)分析方法,即通过光绪朝文字史料与园林图景的比对,重点关注山水庭院中的图景相称,并提取其中所反映的图像符号,解读空间布局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7.
中日私家园林造园手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庭风 《园林》2001,(3):9-11
在私家园林的发展上,中国私家园林的发展比日本私家园林的发展更成熟一些。故它的明显风格与突出的个性对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规模上看,日本的私园相对大些。原因是日本私园主人是将军大名,有权有势,故有时比中国的私家园林还大。如栗林园,现有76公顷,明治八年时就有11.6公顷。而拙政园只有4.1公顷。从园林所属上看,中国私家园林表现为文人型,日本私家园林表现为武人型。文人型注重诗情画意,武人型则表现为豪迈奔放。  相似文献   
108.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是中国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中央2个行政部门对城市现存问题和发展空间提出的战略性综合考评手段。然而,由于2套评判标准十分相似,因此,本文对二者的理论基础、名实关系、内在逻辑、适应范围等进行全面分析后,认为前者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美学设计为手段,被实践证明为有利于宜人空间和人文意境的营造;而后者则滥用生态学名词,把森林结构和生产功能生搬硬套于城市建设和生活美化之中,貌似新颖,名不符实,并将误导我国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09.
堪舆学是综合天文学、地理学、星相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科学,皇家建筑、陵寝、园林的选址规划布局等无不需要提前征询堪舆师的意见,其理论传入民间,广泛应用于村庄、民居等的选址与建造,并逐渐演变形成民间的一种习俗文化。苏州拙政园是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的典范,经历代有官员、商贾身份的主人设计与修建,形成今日之典雅形态。本文运用堪舆中的形法派和理法派理论对拙政园的格局进行分析,以探求拙政园中堪舆理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