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176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刘庭风 《园林》2004,(11):4-5
铁山园在山东曲阜孔府,是孔府的后花园,面积50多亩。它建于明弘治16年(1503年),由当时的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绾扩建而成,其间经过三次大修。建园之时,有人送来古鲁城内炼铁的铁渣石,类似殒石,园主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天降神石,象征孔府从此时来运转,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72.
京都御所位于京都市中心上京区内,始建于平安时代,在公元960年火灾之后,曾经历多次火灾和战乱。现在的京都御所重建于应仁之乱后的文明11年(公元1479年)。织丰时代、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分别于1568年、1585年和1606年多次改建和添建。1640年由造园家小堀远州担纲建造庭园。  相似文献   
173.
新叶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大慈岩镇的古兰溪域内,占地约 15.4 平方公里,因村落背倚玉华山故又称玉华叶氏。叶氏始迁祖叶坤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就定居于此,历经近 800 年的历史积淀,新叶村现保留有较完整的祠堂、庙宇、塔刹、民宅等多种明清时期建筑类型,种类繁多,精致古朴,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1]。本文从挖掘新叶村的历史沿革发展出发,对村落的建造选址、规划布局及其格局进行解析,并就村落整体、宗族祠堂、住宅的入口“门”及“向”的位置、类型、特色和艺术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解读,充分展示新叶村村民宅居历史模式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4.
绘画与造园都表达了古人对超越有限静态无序客观世界的理想自然的理解与追求。闽台古典园林由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独有地理条件使其在经典庭院的空间处理上显示出了对视觉观看效果的格外重视,为此甚至不惜牺牲游园活动的舒适性,故而其表达形式与审美倾向上能够更加贴近中国传统文人绘画。在超验“理想自然观”的作用下,闽台园林掇山技法脱离了对客观世界的模拟,转而产生了具有明显平面化程式化的暗示性表现手法。借助对中国古代绘画中空间观念及其视觉图示的认识,重新审视园林空间中具有代表性的筑山作品,通过手法特征辨析其背后蕴藏的美学倾向与建造者对自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5.
民国园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庭风 《建筑师》2005,(1):42-47
中国园林在民国军阀混战和日本侵略中受到极大的摧残,同时新园建设和旧园恢复又有新特点。公园在孙中山三民主义旗帜下,以西洋的风景园林论和中国造园论为指导行行全面实践。中山公园是在孙中山的逝世后掀起的建设和更名浪潮中诞生的。从造园主体上看,有政府、武人、文人、商人、官僚、洋人等,其中以政府和武人造园最盛。武人在文人的帮助之下建设有中西合璧的私家园林。从功能上看,服务大众的发展实业、兴办学校成为时代之需。从材料上看,除了混凝土材料外,还发展了铁材(栏杆)、水磨石(地面)、马赛克(贴面)、玻璃(窗)等建材。建筑上的罗马希腊式与中国地方风格结合在一起,山水上的中式叠山理水和西式草坪结合,植物上大量用外国引进的品种。总体上使景观在风格和要素上都显出中西结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6.
一系列重大皇家祭天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以“文化考古”为主的各类天文遗址景观是观察人类文化与信仰的直接证据。为探究皇家祭天遗址所反映的空间特征与文化特征,通过对皇家祭天场所进行分类、探源,总结“郊”“丘”“坛”等祭祀形式的发展与演变趋势。以北魏时期蜈蚣坝圜丘遗址为例,通过景观考古学的“遗址还原—信息解读—特征归纳”研究方法,借助ArcGIS、Global Mapper软件与卫星影像图,直观地呈现空间环境、遗址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现圜丘遗址是边疆山脉和北魏六镇城池防御系统的重要部分,并且圜丘遗址作为祭祀场所,不仅兼具宏大、粗犷的北魏景观特征与鲜卑民族特色,还蕴含“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等原始宇宙观与环境观。进而总结遗址本体与多层级社会及环境结构的关系,以期为未来大遗址系统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7.
江阴名园适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园为江苏省江阴市古典园林,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几经战乱,保留至今。因历代园主均为诗画双全的传统文人,故堆山理水颇得诗情画意,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江南文人园。布局合风水及绘画空间经营之要,讲究远近高低、前后左右方位、山水结合、花木结合、四季有花和步步成景。景名典出历代名人之作,意蕴深潜,境界高远,处处引证据典,令人遐思。苦思冥想之后,豁然开朗,所得匪浅。古园饱经风霜,已显旧态。虽构筑朴素,然可鉴者不少,不失为古园佳作。  相似文献   
178.
避暑山庄水系梳理自然连贯,现今的湖体在建园之初时曾是武烈河水道东移后的沼泽地,后经人工开挖,导武烈河水入园,借调蓄之水造景,以湖吐纳,形成了以水域为主体,水利工程为依托的自然山水园。结合传统水文化思想梳理避暑山庄水系的发展与历史变迁,从选址和水形两方面对避暑山庄水系“疏源引水”“得景随形”的理水方法进行分析解读,为水系遗产景观的研究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9.
艺圃相关文本与图像的史论研究大多关注文学修辞与复原,而少考证与分析。利用明末清初姜氏园居期间所留存的文献,作图像志与图像学分析与互文性解读。指出《艺圃图》的受画人应并非姜埰而是其仲子姜实节,图中所呈之景也是两代人营园所成。父子两人处境及想法的差异,也显现在这一时期的园林布局中。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