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6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6篇
能源动力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分析了目前电路教学的现状和不足,指出了技术指标的重要性,论证了在电路教学中充分发挥技术指标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工程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体现技术指标的引导作用,并给出实例。事实证明,技术指标是一种很好的将电路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有机结合的纽带。  相似文献   
42.
前言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向阳化工厂污水处理车间为联合污水处理场,承担着向阳、前进、曙光等三个石油化工厂废水的处理任务。目前,污水处理量为500~600吨/时。污水中主要含有苯酚、丙酮、醇、酯和芳烃等二十余种化合物。污水水质分析的特点是样品复杂,含量极微,互相间又存在着多种反应,这就造成了色谱分离和检测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43.
用MATLAB语言建立液位电容传感器特性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容传感器测量液位的原理,提出了运用MATLAB语言建立液位与电容(h-C)特性的数学模型的方法,给出了建模的程序设计步骤和框图以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4.
45.
用五孔针对简化后的涡轮叶片错排射流冲击受限短通道流场进行了详细的测量,着重研究受限通道内各截面的流动规律,以及射流孔错排布置、出流孔、通道高度比和射流雷诺数对通道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道高度比的变化会显著改变通道内的流场结构;在同一高度比下,射流雷诺数变化对流场结构的影响很小;出流孔的抽吸作用使附近气流加速并在通道内出流孔位置形成一局部低速区;受错排射流诱导及冲击靶面后壁面射流反卷通道内形成漩涡,使高速气流向通道侧壁甚至孔板面集中,该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错排射流受限通道内冲击冷却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46.
带肋壁与气膜孔内流通道中肋高度对流量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根据相似理论放大的模型上,测量了同时带肋壁与气膜孔内流通道中沿主流流向分布的各气膜孔的流量系数Cd。实验在内流通道进口雷诺数Re为20000~80000,通道总出流比SR为0 30~0 60,肋截面高宽比h/e为1 0和2 0以及肋角为60°的范围内进行,重点分析了肋高度对Cd的影响规律,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在低进口雷诺数Re(20000)和低通道总出流比SR(0 3),沿内流通道布置的各出流孔Cd通道前半部是上升的,在第五对孔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又沿通道而下降;在相同流动状况下,随肋高度的增大,肋所诱导的二次流强度增大,对带60°肋的通道而言,气膜孔流量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47.
萝岗区是以广州市开发区为基础成立的新区。在分析萝岗区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萝岗新中心区居住、生活性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等功能发展的建议以及开发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8.
数字系统的功率优化可以从算法级、结构级、电路级和采用的工艺等各个层次上实现。电路和工艺对于数字系统功率消耗的影响是显然的,但是从结构层次的改变也是减少系统功率的重要方面。给出了一种基于乘法运算单元集成电路的低功率实现方案,以及在不同电路组合和结构实现时系统功率消耗的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49.
广州、深圳都市圈作为全国距离最近的两大都市圈,“圈际耦合”是其未来成熟的发展阶段。文章基于都市圈演进规律,分析广州、深圳都市圈的空间演进阶段与现状圈际特征。研究表明,目前广州、深圳都市圈处于“圈层扩散”阶段且圈域空间交织,而穗莞惠(广州、东莞、惠州)跨界地区是广州、深圳都市圈圈域交织和邻近区域。跨界协同不足是穗莞惠跨界地区成为广州、深圳都市圈发展“洼地”,使这两大都市圈难以进入“圈际耦合”发展阶段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文章面向广州、深圳都市圈“圈际耦合”的发展愿景,针对穗莞惠跨界协同困境背后的动因机制,提出生态牵引、创新并链、节点培育、制度支撑四方面的协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