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33篇
  免费   2116篇
  国内免费   1410篇
电工技术   2280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399篇
化学工业   4267篇
金属工艺   1630篇
机械仪表   2033篇
建筑科学   3898篇
矿业工程   1345篇
能源动力   788篇
轻工业   3213篇
水利工程   1396篇
石油天然气   1599篇
武器工业   391篇
无线电   30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64篇
冶金工业   1277篇
原子能技术   553篇
自动化技术   3783篇
  2024年   408篇
  2023年   746篇
  2022年   805篇
  2021年   960篇
  2020年   841篇
  2019年   842篇
  2018年   896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731篇
  2014年   1697篇
  2013年   1345篇
  2012年   1476篇
  2011年   1705篇
  2010年   1602篇
  2009年   1589篇
  2008年   1576篇
  2007年   1741篇
  2006年   1528篇
  2005年   1476篇
  2004年   1359篇
  2003年   1243篇
  2002年   960篇
  2001年   893篇
  2000年   901篇
  1999年   798篇
  1998年   653篇
  1997年   637篇
  1996年   683篇
  1995年   582篇
  1994年   529篇
  1993年   420篇
  1992年   401篇
  1991年   440篇
  1990年   390篇
  1989年   356篇
  1988年   217篇
  1987年   201篇
  1986年   176篇
  1985年   175篇
  1984年   150篇
  1983年   150篇
  1982年   138篇
  1981年   124篇
  1980年   115篇
  1979年   69篇
  1978年   59篇
  1977年   29篇
  1974年   24篇
  1959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铬在18铬-8镍型不锈钢晶粒边界的贫铬层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本文作者等最近发展的量电法,进一步研究了18Cr-8 Ni型不锈钢的贫Cr区。在不同电位下测定J-t曲线并对所得溶液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贫Cr层是由贫Cr程度不等的连续区域组成的.对于在650℃敏化处理2小时的18Cr-8Ni型不锈钢说来,贫Cr层中含Cr量低于8.7%的仅128埃(Cr_(23)C_6的每一侧),低于16.1%的仅384埃,而整个贫Cr区宽度则达200埃左右。这样,利用这一方法,我们第一次定量地得出了Cr在贫Cr层中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94.
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膨胀仪等方法,对含稀土和不含稀土的4种低、中碳Si—Mn-V钢(20SiMn2V;20SiMn2VRE;40SiMn2V和40SiMn_2VRE)进行了淬火、回火过程中组织结构转变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细化低、中碳钢的奥氏体晶粒度;降低M_s点;细化马氏体板条束和板条晶尺寸;并增加中碳钢马氏体中位错亚结构的相对比例。而对低、中碳钢淬火回火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和热稳定性影响甚微。稀土元素明显地抑制了低碳马氏体在低温回火过程中的分解,阻碍板条晶内片状渗碳体的析出,并推迟其长大球化过程。稀土元素也明显地抑制了中碳马氏体中高温回火过程中粒状渗碳体的析出和球化过程。  相似文献   
95.
通过分析不锈钢在冲裁时的主要性能变化,重点论述了在冲出16个交错孔之后,再进行成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提出了采用再结晶退火软化处理是提高零件抗破裂的一个重要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6.
侧滑板是重要的产品组成零件.用量较大且多个规格相近。零件要求侧面周边的表面完整性优异、粗糙度低.曾采用金属切削的方法加工或慢走丝线切割加工.由于生产批量大造成成本较高。而后采用多个方案比较试验后的冲压工艺,即采用小间隙圆角刃口精冲带钢连续送料,质量完全满足要求且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7.
针对浅埋深坚硬厚顶板条件下巷道矿压显现强烈的问题,采用多种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工作面回采前后全周期采动应力的演化规律以及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前后全周期采动应力演化规律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超前阶段采动影响较小,滞后阶段矿压显现强烈,煤柱帮下部锚杆受力最显著,最大增幅达17.3kN。采动应力逐渐向辅运巷方向转移,煤柱峰值应力最终稳定在10.4MPa。滞后工作面距离大于405.6m时随顶板岩层运动趋于稳定,采动应力变化也逐渐稳定。结合辅运巷在采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特征,提出了薄弱环节加强支护的控制思路,制定了合理的巷道支护对策,以期为类似条件的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98.
协同优化方法及铰接式自卸车系统设计协同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协同优化方法的基本思想、计算框架、研究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将协同优化方法引入到铰接式自卸车(ADT)系统设计中,叙述了对铰接式自卸车进行协同优化的必要性,对ADT系统进行分解,建立协同优化模型,并提出协同优化方法的求解思路。  相似文献   
99.
绒毛织物掉毛现象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也是困扰业界的痛点。本文研究采用转箱法配合丝光绒粘毛的检测方法,探讨一种适用范围广、高效准确、经济科学的检测织物掉毛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基于双目视觉设计一种由人眼在二维及三维空间相对位置的变化估计头部姿态的方法,并将头部姿态分为15种.用光照补偿和肤色模型划分人脸区域的方法减少传统级联分类器易受光照和角度的影响而产生的人眼误检;对双目相机标定以进行立体校正和去畸变,图像经过对极约束、重投影和立体匹配过程得到视差,根据左右图像中对应的人眼位置的视差由三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