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8篇
能源动力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现阶段国内北方地区普通住宅项目户内采暖多采用埋地塑料管材,但针对埋地采暖管还没有完整的国家规范。地方标准也不能规范所有环节,容易出现选材不当、安装失误等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不仅仅是室内热舒适度有所下降,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以某住宅项目为例,对埋地塑料管从选材、安装、运行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项目运行期间所出现的个别散热器不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今后相关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在燃气壁挂炉完全预混式燃烧器气流分配室的优化设计中,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进行流场的模拟,可以较好地反映流体参数的分布,降低实验成本,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23.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一种基于ASA的新型建筑材料被引入国内市场.以北京昌平某一采用该技术的生态节能示范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热箱法和热流计法进行围护结构传热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ASA的新型节能建筑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其外墙传热系数平均测试结果为O.716 W/(m2·K),传热系数平均测试结果比理论计算值高19%.  相似文献   
24.
针对德宝饭店空调系统存在的一次泵故障率高、运行能耗高等具体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采取一次泵变频技术节能改造后的系统进行连续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节能改造使得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系统运行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25.
分析天然气门站辐射加热器的传热过程,建立数学模型。以某天然气门站为对象,通过计算,探讨换热管排列形式、管间距和换热管管径对换热管面积、辐射板面积和辐射效率的影响,分析了盘管式、排管式辐射加热器的特性。排管式排列方式优于盘管式,且根数越多越有优势;对于排管式排列方式,随着管径的变化,辐射板面积的变化趋势与换热管面积的变化趋势相反,在确定换热管管径时,应综合考虑辐射板和换热管材料的造价。  相似文献   
26.
供热采暖与"行为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供热采暖期是我国广大北方地区的能源消耗高峰期,由于我国采用的供热采暖形式较为单一,曾多次出现燃料供应紧张状况。建筑结构本身存在的保温问题、供热采暖系统存在的失调问题,加上人们对日常节能工作的忽视,都造成了有限能源的浪费。以实现建筑节能的阶段性目标为目的,结合近年来对建筑采暖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肯定了“行为节能”的做法,并提倡用户在整个冬季供热采暖过程中采用各种各样的节能手段和方法,有效地降低建筑供热采暖能耗,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某铁路站房进行场测试。通过测试得到的数据,分析大空间建筑的场环境质量,对人员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室内热舒适性不满足舒适性要求,声环境质量超出了标准,光环境良好,室内空气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28.
本文就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进行了探讨,介绍设备管理部门在填写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表》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部分内容的填写原则和数据统计口径,以及对部分专业仪器设备来说,评价标准过高,建议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为进一步完善贵重仪器设备效益评价体系,正确评价贵重仪器设备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29.
高校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教育经费的持续投入,高等院校纷纷引进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根据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近几年的建设经验,本文探讨了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使用率较低、管理缺失的现状,考虑应如何采取加大开放力度、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积极提高使用率,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益。让大型仪器设备真正落户高校、服务高校,并依托高校服务社会,实现其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0.
对浸没燃烧建立冷态实验系统,用空气代替烟气、空气管压力代替燃烧室压力,研究了浸没燃烧室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与浸没深度、空气流量、鼓泡孔直径、鼓泡孔分布之间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拟合出燃烧室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的数学模型,并在热态实验工况下对模型的准确度进行了验证。冷态实验表明,不同浸没深度下的空气管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随空气流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极限幅度随空气流量的增大而变大,最小极限幅度(负值)随空气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空气流量下,空气管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随浸没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极限幅度随浸没深度的增加明显降低,最小极限幅度随浸没深度的增加明显变大。浸没深度一定时,最大极限幅度随鼓泡管直径的增加而变大,最小极限幅度随鼓泡管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的空气流量下,最大极限幅度随鼓泡充满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小极限幅度随鼓泡充满度的增加而变大。建立的燃烧室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的数学模型准确度高,可反映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与各相关变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