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1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4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工作模拟草酸钚沉淀母液蒸发浓缩工艺的运行条件,依据GB/T 4334.3-2000的实验要求,开展了含草酸的硝酸溶液对锆合金板材和焊件的腐蚀行为研究.采用称重法获得了腐蚀速率数据,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金属表面的腐蚀形貌,并测定了腐蚀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结果表明:模拟实验条件下锆合金各腐蚀样品腐蚀速率均极低,测得的锆合金...  相似文献   
62.
用分光光度法实验考察了硝酸体系中双羟基脲(DHU)对Pu(Ⅳ)的还原。结果表明:当往Pu(Ⅳ)的硝酸溶液中加入DHU后,DHU能快速还原Pu(Ⅳ),Pu(Ⅳ)在476nm处的吸收峰在3s内消失,同时在506和601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后处理工艺流程中无盐试剂的应用研究已引起了各国的重视。N,N-二甲基羟胺(DMHAN)是一类羟胺二取代衍生物,它能够快速地将Pu(Ⅳ)还原成不易被TBP萃取的Pu(Ⅲ),以实现铀钚分离。N,N-二甲基羟胺(DMHAN)在核燃料后处理Purex流程中用作Pu(Ⅳ)的还原反萃剂有着现实的应用前景,测定体系中DMHAN的浓度是研究它在流程中应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64.
先进核燃料循环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先进核燃料循环体系的概念 ,论述了目前后处理与分离 嬗变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不同硝酸浓度下N,N-二甲基-N,N-二己基3-氧戊二酰胺(DMDHOPDA)、N,N-二甲基- N,N-二己基3,6-二氧辛二酰胺(DMDHDOPDA)、N,N-二甲基-N,N-二辛基3-氧戊二酰胺(DMDOODA)、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OPDA)、N,N-二甲基-N,N-二月桂基3-氧戊二酰胺(DMDLOPDA)对Sr、Tc的萃取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羟胺乙酸(HAAA)对Pu(Ⅳ)的还原性能,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羟胺乙酸与Pu(Ⅳ)的还原动力学,其动力学方程式为:-dc(Pu(Ⅳ))/dt=kc(Pu(Ⅳ))c1.50(HAAA)c-1.00(H+)c-0.63(NO-3).在15.8 ℃时,k=(42.1±4.2) (mol/L)-0.13·s-1,活化能为(78.0±1.6) kJ/mol.研究了HAAA浓度、H+浓度、离子强度、Fe3+浓度、UO2+2浓度对HAAA与Pu(Ⅳ)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HAAA浓度、Fe3+浓度,降低H+浓度、离子强度,Pu(Ⅳ)还原速度增加;UO2+2浓度对Pu(Ⅳ)还原速度基本无影响.HAAA在U-Pu分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硅基季铵化阴离子分离功能材料SiR4N与256×4吡啶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硝酸溶液中对Pu(Ⅳ)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SiR4N对Pu(Ⅳ)的静态吸附速度比256×4树脂快;在钚、镅分离中,SiR4N的洗涤流出峰和对钚的解吸流出峰的半高宽比256×4树脂的小,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分离选择性和传质动力性;穿透曲线显示,相同条件下,256×4树脂和SiR4N的交换区高度分别为294mm和165mm,工作交换容量分别为58mg/g和27mg/g;另外,SiR4N的耐辐照性能显著优于256×4树脂。  相似文献   
68.
TODGA/正十二烷萃取Am(Ⅲ)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为萃取剂,正十二烷为稀释剂,研究了该萃取体系在恒界面池中萃取Am(Ⅲ)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转速、两相界面面积、萃取剂浓度、金属离子浓度、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Am(Ⅲ)萃取行为的影响,并推导了相应的萃取机理。结果表明:(1) 搅拌转速在130 r/min以下时,0.1 mol/L TODGA/正十二烷萃取Am(Ⅲ)的过程为扩散控制类型,在搅拌转速为150 r/min以上时,则属于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控制模式;(2) 求得了在(170±2) r/min、温度为(25±0.1) ℃时0.1 mol/L TODGA/正十二烷萃取Am(Ⅲ)的初始速率方程:
r0=(dcorg(M)/dt)t=0=k•(S/V)c0.94aq,0(Am)c1.05aq,0(HNO3)c1.19org,0(TODGA)
在25℃下,求得表观速率常数k=(24.2±3.4)×10-3mol-2.18•L2.18•min-1•cm;(3) 0.1mol/L TODGA/正十二烷萃取Am(Ⅲ)的初始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求得表观活化能Ea=(25.94±0.98)kJ/mol。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氨基羟基脲(HSC)的硝酸水溶液对30%TBP/煤油中Pu(Ⅳ)的还原反萃取行为,考察了HSC浓度、两相接触时间、两相相比、反萃液硝酸浓度、NO3-浓度、有机相U浓度和温度对Pu(Ⅳ)还原反萃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两相接触时间能显著提高Pu(Ⅳ)的反萃率,增加氨基羟基脲的浓度、降低反萃液酸度、降低NO3-浓度、增加有机相U浓度和升高温度也对Pu(Ⅳ)的反萃率有一定的提高。采用16级逆流反萃取实验(还原反萃段10级,补充萃取段6级),模拟Purex流程1B槽U/Pu分离工艺,在相比(1BF∶1BX∶1BS)为4∶1∶1的条件下,U的收率大于99.99%,Pu的收率大于99.99%;铀中去钚的分离因数SFPu/U=2.8×104;钚中去铀的分离因数SFU/Pu=5.9×104。HSC作为还原反萃取剂,可有效实现铀钚分离。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用“双臂光出电回”的方法把UV-365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改装成光纤光导分光光度计,光纤长5m。还介绍了用“单臂光出光回”的方法把λ_(19)紫外/可见/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