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8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真菌毒素是某些真菌菌种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研究发现多种真菌毒素的联合暴露可引起胎儿发育迟缓、胚胎停育甚至流产等胚胎发育毒性。目前,尚没有关于孕期真菌毒素暴露对宫内胎儿胚胎发育毒性的影响和生物监测情况的系统报道。因此,为预防和降低孕期真菌毒素暴露带来的危害,本文梳理了孕期传统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和新兴真菌毒素如交链孢毒素、白僵菌素和恩镰孢菌素等暴露引起的胚胎发育毒性,以及以生物标志物如暴露标志物和效应标志物为基础的生物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影响着人和动物的健康。开展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毒素产生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构建早期风险预测模型,是减少污染发生、保障人类健康和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黄曲霉毒素在粮油作物中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黄曲霉毒素易发多发的环节如作物收获期和储藏期讨论了预测模型建的研究进展,同时归纳了目前预测模型主要建立方法,包括基于回归、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的数据驱动模型和基于黄曲霉毒素产生机制建立的机理模型。通过分析目前的研究,讨论了未来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毒素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为开展我国作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早期预测和污染防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蓄热墙相变蓄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太阳能蓄热墙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太阳能相变材料的分类,物理、化学性质等.目前对于一些相变材料缺陷的改进方法,及相变材料在墙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开发,基坑开挖深度逐步加大,当开挖深度较大时,单排桩满足不了位移要求时,发展出双排直桩、斜直交替桩等新型支护形式,然而支护效果仍不够理想。为进一步优化基坑工程中的双排支护桩,增大其抗侧刚度,将桩设置为斜桩形成基坑双排斜桩。为了验证双排斜桩的支护效果,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对双排斜桩在开挖与堆载作用下的桩顶位移和桩身弯矩进行监测,并与单排桩、双排直立桩、小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和常规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双排直立桩、小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常规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和双排斜桩的侧向刚度均优于单排桩;(2)当桩顶排距较小时,前后排形成的空间刚架作用不强,小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承载力弱于双排直立桩,当桩顶排距与双排直立桩相同时,前排倾斜双排桩的桩顶位移增长速度比双排直立桩缓慢,承载力提高;(3)双排斜桩在开挖和堆载过程中,位移增长最为缓慢,桩身弯矩较小,相比单排桩、双排直立桩和前排倾斜双排桩有一定优势;(4)对5种工况的桩型布置进行排序,双排斜桩>常规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双排直立桩>小排距前排倾斜双排桩>单排桩。  相似文献   
5.
在开挖深度较大时,组合支护结构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设计中一般是将各种支护结构单独进行分析,没有考虑共同作用。以某深基坑为例,通过FLAC3D建立有限差分模型,分析了土钉、顶撑以及排桩联合支护下深基坑的稳定性,得到排桩水平位移、土钉轴力、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挖的进行,支护结构受力增大,但土钉变化不大;超载使桩身位移变大,地表沉降增大;过大或过小的排桩嵌固深度不利于受力;土钉的长度应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6.
叶金万  胡彬 《工业设计》2012,(2):226-228
加气母站一般建设在天然气主管道附近,将主管道内的气体进行压缩至20MPa后储存在转运车槽罐内,然后再运到无气源的子站供气。它的主要特点是靠近主管网,进气压力稳定且较高。加气母站设备主要由气体预处理系统(进站计量装置、调  相似文献   
7.
研制开发了一种基于时间分辨荧光纳米微球的T-2毒素快速定量检测卡,并对其在谷物中的检测性能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对标记工艺、划线工艺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微球偶联时间、封闭时间等优化,确认了最佳偶联时间为30 min,最佳封闭时间为60 min;通过对NC膜的筛选、划线湿度的摸索,确认了最佳NC膜为140膜,最佳划线湿度为45%~55%。同时,对该T-2毒素快速定量检测卡进行了性能验证:该检测卡的检测限为0.480μg/kg,定量限为1.020μg/kg,添加回收定量范围为1~100μg/kg,准确度86.09%~119.57%,重复性在11.95%以内,交叉反应率<5%。具有快速定量、简单便捷、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可靠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适合对谷物中T-2毒素进行快速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真菌毒素、重金属和农药残留, 每年由此损失的粮食达几千万吨。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满足我国粮食收购、监管的实际需求, 建立和发展检测粮食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有效快速检测技术非常必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粮食污染物的主要快速检测技术, 包括免疫检测技术、电化学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酶抑制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等。通过对这些快检方法应用及优缺点分析, 以期能为我国粮食污染物的有效监管及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磁珠净化饲料原料及其产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实现玉米赤霉烯酮的自动富集、清洗和洗脱,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对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分析测试。本文对饲料样品稀释液进行了优化。根据3倍信噪比的峰响应值,本方法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限为4.5 μg/kg,定量限为15.0 μg/kg,在10~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93。玉米赤霉烯酮在鸡饲料和猪饲料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2.6%~112.9%,相对标准偏差为1.0%~8.8%。对同一饲料基质进行连续4天同一浓度的加标实验,回收率为97.0%~98.9%,日间精密度在5.7%~5.9%。使用本方法与免疫亲和柱法进行比较,检测了19种饲料样品,t检验显示本方法与免疫亲和柱法无显著性差异。免疫磁珠自动净化法可同时净化24个样品,无需人员手动操作,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测效率,满足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日常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 AFB1)适配体共价偶联于磁珠表面制备适配体亲和磁珠(aptamer affinity magnetic beads, AAMB),将AAMB、孵育液、洗涤液和洗脱液预封装于试剂条中开发了AFB1单样本前处理试剂盒,借助真菌毒素全自动净化仪实现了AFB1前处理的自动化,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洗脱液中AFB1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优化磁珠粒径、适配体间接臂长度、适配体亲和磁珠用量、孵育液体积确定了AAMB的制备条件以及AFB1单样本前处理试剂盒的使用条件,对比了手动和自动两种前处理方式下AAMB回收率的差异。在优化条件下,AFB1的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为0.6 ng/mL,玉米和小麦中低、中、高三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92.8%~110.1%之间,日内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