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附板的结构振动抑制与传递衰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侧板上连接附板所形成的T型连接结构,开展了振动衰减特性的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法系统地探讨了附板各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振动的抑制和传递衰减规律,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内燃机油底壳挡油板的改进设计中。结果表明,附板厚度相比其它结构参数能更显著地降低局部区域的振幅,衰减振动的传递;双层附板与增加板厚有相同的振动抑制和传递衰减变化趋势,但其效果要好于单层附板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高性能的用于工程计算的编程软件,Matlab具有强大的数值计算、图形处理、算法开发等功能,但是具有这些功能的应用程序只能在Matlab环境中使用,代码执行速度慢。该文系统地分析了用Matlab/Runtime Server工具箱进行Matlab应用程序独立发布技术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利用该工具箱如何实现对Matlab应用程序的独立发布,最后的工程应用实例讨论了具体实现过程,从而拓宽了Matlab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结构动力学与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柱塞副微运动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数值求解了工作过程中柱塞偏移、倾斜的微运动特性,并进一步获得了柱塞最大升程、柱塞副初始密封长度、初始间隙等参数对柱塞微运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提出了原模型的改进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增加柱塞的最大升程会使偏移量增大而倾斜角变小;适当增加柱塞副初始密封长度及减小初始间隙有利于减小柱塞偏移量及倾斜角,改善柱塞的微运动特性。通过对原模型优化改进可使柱塞最大偏移量和倾斜角减小约50%。  相似文献   
14.
实质推理是一种通过对若干存在矛盾冲突的推理前提内容法律价值的分析判定,从而确定该前提内容是否具有优先法律适用效力的推理和证明活动。实质推理最显著的特点是引入了辨证思维的方式,以法律价值判断作为分析判定的前提和基础,注重从推理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角度来研究法律推理,注重用辨证思维的方式来正确处理法律适用中的矛盾冲突。对法律推理的研究,应从法律实践的实际需要出发,打破形式与内容的“楚河汉界”,从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来加强和充实对法律推理的研究,走出“形式逻辑+法律事例”的简单模式,使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更好的为法律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衬套材料的高温性能退化对其刚强度产生的影响,从而为衬套失效抑制设计提供依据,开展了典型锡青铜(QSn7-0.2)与铜镍合金(CuNi6Sn6)两种衬套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力学性能试验,并在考虑材料热衰退特性后对某柴油机连杆衬套组合结构的径向变形量、等效应力、过盈接触压力等刚强度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弹性模量、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及抗拉强度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QSn7-0.2在200~250℃时力学性能急剧衰退,CuNi6Sn6在150~200℃时的热衰退较明显,但在数值上仍高于前者或与其接近。此外,仿真结果表明:QSn7-0.2衬套的径向变形量略大于CuNi6Sn6,失圆现象更加严重;QSn7-0.2衬套等效应力整体偏小,且当温度达到300℃时,衬套中过盈接触压力峰值处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导致该区域过盈接触压力减小。若变形持续发展,则该衬套较CuNi6Sn6更易产生松脱转动等失效状况。由此可得,材料热衰退是导致衬套出现故障的重要原因,且CuNi6Sn6衬套在高温高载下的力学性能更为优异,更不易产生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弹流润滑(elastic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EHL)和粗糙峰接触理论及平均流量模型,建立了某连杆小头摆动摩擦副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研究了抛物型线、双曲型线和锥度型线3种衬套型线对连杆小头摆动摩擦副润滑及变形匹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抛物型线与双曲型线的润滑和变形特性都要优于无型线;而锥度型线润滑性能变差,变形特性能得到提升;综合来看,切削量为6μm的双曲型线对连杆小头衬套润滑和变形匹配的综合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热处理清洗含油废水作了研究。用电解法进行处理,并与混凝法比较,探索了电流强度、电解时间、极间距和pH值等关键参数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强度是影响废水COD去除率的最显著因素;在电流强度为2.8A,电解时间为80min,极间距为15.5mm,pH值为6的条件下对水样进行二次电解试验,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7.31%。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基于动态子结构缩聚的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学(TEHD)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建立某V型8缸内燃机主轴承的TEHD仿真模型,分别计算得到各主轴承在最大载荷工况下的油膜压力、油膜厚度、摩擦功耗、轴心轨迹和油膜温度等润滑特性;针对润滑状况较差的第3主轴承,进行TEHD、EHD(弹性流体动力学)和HD(流体动力学)不同仿真求解方法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内燃机的第3主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和最大油膜压力等润滑性能最差,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设计;TEHD求解中计及了润滑油和轴瓦热效应的影响,能获得更高的轴承润滑特性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9.
在发动机受热件高频感应式加速热疲劳台架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连续损伤力学及热强度、热疲劳研究的一些成果,推导了试验控制参数与零件试验寿命间的趋势预测模型,拟合了平均试验寿命的趋势预测模型参数;根据一定试验控制参数下的试验结果分析,验证了寿命分布服从威布尔分布,并对分布模型参数进行了参数估计;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及威布尔分布的特点近似确定了安全寿命(可靠率大于99%)的曲线模型及参数值,得到了有实用价值的概率--试验载荷--寿命曲线(曲面)。  相似文献   
20.
搭建了摆动摩擦副试验台,并进行了连杆小头轴承典型工作状态下的台架模拟试验.对台架试验后的轴承试件进行了衬套松脱测试;对衬套和活塞销磨损表面分别进行了三维形貌观测和能谱分析.试验表明:相同条件下持续加载的摩擦温升要显著高于间歇加载的情况;在供油状态下,间歇加载工况的摩擦温升受负荷的影响较小,而持续加载时的摩擦温升受负荷的影响波动较大,并且靠近摩擦热源区域的温度波动最为明显.不同工作状态下,衬套松动的最大转矩是最小转矩的1.4倍,最小拔出拉力为最大拔出拉力的73.3%.在供油间歇加载工况下,衬套表面出现了点蚀现象,从衬套上转移到活塞销表面的材料相对于持续加载工况的分布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