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9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正>据对盛泽、嘉兴、长兴三地纺织市场调查分析,10类面料产品可能在今年春夏流行。阳离子雪纺布料经线采用涤纶大有光50D,纬线采用阳离子FDY68D  相似文献   
172.
微纳加工技术主要应用在光电子和IC领域,随着国际新一轮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路线宽越来越细,对印刷电子材料与应用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印刷术很难实现数微米以下精密电路。针对国际行业研究现状、工艺及最新进展,详细阐述微纳柔性制造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基于微纳图形化激光直写光刻技术、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及其配套(微纳填充、转印和软压印)技术,以大尺寸透明导电材料的研发为例,微纳柔性制造在106.68 cm幅面上使印刷电路的线宽达到1.5μm。微纳柔性制造方法属于"加法"制造。展望了柔性制造在印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中的前景和需求,指出微纳柔性制造与印刷材料的结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大尺寸柔性显示与触控、传感器件等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和推动性力量。  相似文献   
173.
异物侵入接触网,受电弓沿接触线滑行取流路径遭受侵扰,列车安全运行受到影响。目前,接触网异物侵入的处置清除存在需占用行车线路、处置方法烦琐原始、耗时长、效率低下的不足。本文分析探索提出了接触网异物处置的新方法,提出了基于MCU的实用性接触网异物处理装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4.
单增李斯特菌在实验设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10倍梯度稀释将菌悬液分别稀释到101、103、105、107CFU/m L四个接种水平,然后接种到TSB-YE肉汤中,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然后通过肉眼观察培养基浊度并结合涂布TSA-YE平板对其生长/非生长情况进行判定,通过Logistics多项式回归模型对处理的数据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生长/非生长的界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温度,p H和盐度的交互作用对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非生长界面的影响较大,接种量的大小也会影响单增李斯特菌生长/非生长过渡区域的具体位置,但具体原因和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该研究为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环境因子条件范围和实际产品中的污染严重程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于有潜在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产品来说,这为加强产品的栅栏因子,优化工艺条件以提高其安全度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5.
吸湿快干型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主客观评价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别利用出汗假人和主观实验,对吸湿快干型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进行测试,并对主客观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运动量条件下,在对服装穿着舒适性总体评价方面,出汗假人与主观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但在主观穿着实验中,受试者对服装的湿、热、闷和粘感觉方面,出汗假人实验与主观测试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6.
钠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由于其高比容量、结构多样、低成本、环境友好等潜在优势,被视为具有广阔前景的储能材料。然而,由于有机材料自身导电性差、易溶解等缺陷,制约了有机电极在钠离子电池中的推广应用。目前有许多研究致力于通过聚合化、盐化、金属有机框架化、纳米复合化等策略,解决有机电极的不足。对钠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详细介绍了各改进策略的机制和典型有机电极材料,对电极的电容、循环寿命等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描述,并为下一代钠离子有机电极的设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