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031篇 |
免费 | 2890篇 |
国内免费 | 184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550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3603篇 |
化学工业 | 6116篇 |
金属工艺 | 2718篇 |
机械仪表 | 2934篇 |
建筑科学 | 4651篇 |
矿业工程 | 2418篇 |
能源动力 | 1155篇 |
轻工业 | 4297篇 |
水利工程 | 2174篇 |
石油天然气 | 1999篇 |
武器工业 | 532篇 |
无线电 | 375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130篇 |
冶金工业 | 2391篇 |
原子能技术 | 456篇 |
自动化技术 | 48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7篇 |
2023年 | 1103篇 |
2022年 | 1196篇 |
2021年 | 1246篇 |
2020年 | 1204篇 |
2019年 | 1256篇 |
2018年 | 1261篇 |
2017年 | 639篇 |
2016年 | 729篇 |
2015年 | 955篇 |
2014年 | 2231篇 |
2013年 | 1493篇 |
2012年 | 1823篇 |
2011年 | 1993篇 |
2010年 | 1844篇 |
2009年 | 1967篇 |
2008年 | 1801篇 |
2007年 | 2133篇 |
2006年 | 2032篇 |
2005年 | 1893篇 |
2004年 | 1740篇 |
2003年 | 1564篇 |
2002年 | 1296篇 |
2001年 | 1228篇 |
2000年 | 1416篇 |
1999年 | 1421篇 |
1998年 | 1289篇 |
1997年 | 1257篇 |
1996年 | 1268篇 |
1995年 | 1157篇 |
1994年 | 1057篇 |
1993年 | 965篇 |
1992年 | 975篇 |
1991年 | 963篇 |
1990年 | 896篇 |
1989年 | 713篇 |
1988年 | 278篇 |
1987年 | 267篇 |
1986年 | 216篇 |
1985年 | 224篇 |
1984年 | 191篇 |
1983年 | 171篇 |
1982年 | 169篇 |
1981年 | 144篇 |
1980年 | 124篇 |
1979年 | 67篇 |
1978年 | 28篇 |
1965年 | 17篇 |
1958年 | 16篇 |
1956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前言本欧洲标准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第120(救援食品运输用袋)技术委员会(CEN/TC120)制订,该委员会的秘书处由荷兰标准化协会(NNI)担任。本际准是遵照欧共体理事会(CEC)要求所拟定的一系列救援食品运输用袋标准之一。本标准替代EN277:1989。本欧洲标准最迟于1995年10月应通过公布相同文件或认可成为国家标准,并且,与本标准相抵触的国家标准,亦应最迟于1995年10月废除。按照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CENELEC)内部条例,下列各国有义务实施本欧洲标准: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 相似文献
33.
34.
周凤仪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6,(6):42-44,46
大力推广和发展新通用部件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周凤仪我国组合机床技术随着机械部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的建立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通用部件大致经历了四次更新换代,形成了五代通用部件。每一种通用部件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适应组合机床技术发展需要而产生... 相似文献
35.
36.
37.
本文以大量测试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分析了碳,铬,锰,钛等四种主要化学成份对20CrMnTi钢淬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锰元素显著增强淬透性,铬元素则影响不大,钛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当Ti〈0.07%提高淬透性;Ti〉0.07时,则降低流淬透性。最后提出了四种化学成份的最佳控制范围,供炼钢参考。 相似文献
38.
A186H型梳棉机的设计特点与使用改造李德峰,周兆荣,李秀珍,殷启荣,王顺善(青岛胶南纺织机械厂)1A186H型梳棉机的技术特点A186H型梳棉机是在A186F型梳棉机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进口梳棉机的优点而设计制造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机电一体化... 相似文献
39.
40.
本文根据Fe~(3+)和Cu~(2+)离子在静止铂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特性,提出酸性镀铜液Fe~(3+)和Cu~(2+)离子浓度的快速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Fe~(3+)离子阴极还原的电流值不因Cu~(2+)离子存在而受影响,因此可根据IRFe~(3+)~CFe~(3+)的关系测定镀铜液中Fe~(3+)离子的浓度。为避免Fe~(3+)离子对Cu~(2+)离子浓度测定的干扰,采用外加Nacl于待测溶液,则可由Cu~(2+)离子阴极还原的IR·Cu~(2+)~CCu~(2+)关系测定Cu~(2+)离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