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545篇 |
免费 | 3117篇 |
国内免费 | 198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760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3763篇 |
化学工业 | 6476篇 |
金属工艺 | 2845篇 |
机械仪表 | 3141篇 |
建筑科学 | 4863篇 |
矿业工程 | 2481篇 |
能源动力 | 1224篇 |
轻工业 | 4529篇 |
水利工程 | 2227篇 |
石油天然气 | 2136篇 |
武器工业 | 545篇 |
无线电 | 413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327篇 |
冶金工业 | 2496篇 |
原子能技术 | 472篇 |
自动化技术 | 52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7篇 |
2023年 | 1232篇 |
2022年 | 1308篇 |
2021年 | 1364篇 |
2020年 | 1311篇 |
2019年 | 1334篇 |
2018年 | 1345篇 |
2017年 | 694篇 |
2016年 | 780篇 |
2015年 | 1023篇 |
2014年 | 2438篇 |
2013年 | 1603篇 |
2012年 | 1947篇 |
2011年 | 2096篇 |
2010年 | 1926篇 |
2009年 | 2027篇 |
2008年 | 1887篇 |
2007年 | 2235篇 |
2006年 | 2104篇 |
2005年 | 1982篇 |
2004年 | 1820篇 |
2003年 | 1656篇 |
2002年 | 1367篇 |
2001年 | 1299篇 |
2000年 | 1477篇 |
1999年 | 1484篇 |
1998年 | 1337篇 |
1997年 | 1304篇 |
1996年 | 1319篇 |
1995年 | 1205篇 |
1994年 | 1102篇 |
1993年 | 1002篇 |
1992年 | 1011篇 |
1991年 | 986篇 |
1990年 | 932篇 |
1989年 | 734篇 |
1988年 | 291篇 |
1987年 | 291篇 |
1986年 | 222篇 |
1985年 | 238篇 |
1984年 | 198篇 |
1983年 | 180篇 |
1982年 | 174篇 |
1981年 | 146篇 |
1980年 | 130篇 |
1979年 | 77篇 |
1978年 | 41篇 |
1977年 | 18篇 |
1976年 | 21篇 |
1973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鲫鱼卵唾液酸糖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鲫鱼卵中提取唾液酸糖蛋白,研究其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灌胃鲫鱼卵唾液酸糖蛋白(400 mg/(kg·d))90 d后,分别检测大鼠尿液骨吸收指标(脱氧吡啶啉、钙、磷)、血清骨吸收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K)、血清骨生成指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以及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含量。结果:鲫鱼卵唾液酸糖蛋白能显著降低骨质疏松症大鼠尿液脱氧吡啶啉(P<0.01)、钙(P<0.01)、磷(P<0.01)含量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P<0.01)、组织蛋白酶K(P<0.01)活性,防止大鼠骨吸收;显著降低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P<0.01)活性和骨钙素(P<0.01)、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0.01)含量,抑制大鼠高骨转换速率;显著上调OPG(P<0.01)含量,下调RANKL(P<0.01)含量,降低RANKL/OPG比值,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分化,降低骨吸收。结论:鲫鱼卵唾液酸糖蛋白具有改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下调RANKL/OPG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992.
采用传统型IC反应器(R1)与自行设计的新型厌氧反应器(R2)做处理OCC废水平行实验。从3 kgCOD·(m3·d)-1、6 kgCOD·(m3·d)-1到12 kgCOD·(m3·d)-1提高容积负荷,制造容积负荷波动的状态,并基于FISH技术与其他常规手段对两反应器在OCC废水容积负荷波动状态下的功能菌结构变化与处理效能做对比研究。经过45 d的运行,R1中的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为(15.00±0.18)%,耗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为(7.65±0.19)%,产甲烷菌相对丰度为(15.71±0.50)%,污泥比产甲烷活性(SMA)为139.99 mLCH4·(d·g)-1,COD去除率为47.70%;R2中的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为(20.76±0.51)%,比R1高38.40%,耗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为(15.55±0.12)%,比R1高1.03倍,产甲烷菌相对丰度为(60.05±0.53)%,比R1高2.82倍,污泥比产甲烷活性为237.26 mLCH4·(d·g)-1,比R1高69.48%,COD去除率为87.20%,比R1高82.81%。证明新型厌氧反应器(R2)对OCC废水的容积负荷波动有着更高的承受能力,其经改进后的结构更有利于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 相似文献
993.
994.
为明确烟叶柔韧性与内在品质的关系,优化烤烟外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我国6个生态二级区上部和中部不同质量梯度烟叶样品,采用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回归分析,研究了烟叶柔韧性与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烟叶柔韧性区域差异明显,渝东南烟叶柔韧性好,豫西、湘南烟叶次之,而滇东和豫中地区烟叶总体一般。烟叶柔韧性分值与还原糖、总糖含量,糖碱比值和两糖比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烟叶柔韧性分值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干燥感、回甜感等感官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发现,部分地区柔韧性对还原糖含量、香气质和感官综合品质分值变异的贡献率大于其他外观指标。烟叶柔韧性能够较好地表征内在品质,可用于优化烤烟外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95.
对七种天然木塞(分别编号为1#~7#)的综合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检测木塞外观质量及物理特性,监测瓶贮期间是否漏酒、胀塞,酒液浸塞高度,瓶内游离氧,酒液中溶解氧、游离SO2、色度、色调,感官评价等多项指标,分析不同天然木塞的优缺点及对瓶装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木塞表面光洁、端面平整、色泽均一;木塞密封性能2#>7#>6#>5#>4#>3#>1#。2#木塞塞孔径最小、皮孔深度最浅、皮孔条数最少,尺寸误差最小、回弹能力最强,瓶贮36个月后,瓶内顶端空间游离氧最低(0.13 mg/L),酒液中溶解氧最低(0.19 mg/L),游离SO2最高(14 mg/L),色度最低(5.6),色调最低(0.96),感官品质最高(92分)。因此,2#木塞的性能指标及密封酒液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探究不同添加比例银杏粉对小麦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及水分分布及迁移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粉质仪、快速黏度分析仪、流变仪测定混合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核磁共振仪测定混合面团的水分分布及迁移规律。结果:从流变学的角度分析,随着银杏粉的添加,混合粉的吸水率、公差指数和宽带均逐渐增大;形成时间先减少后增加,在添加量为12%时,面筋网络形成时间最短;糊化特性各指标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均随着频率的增加逐渐上升;损耗角正切(tanδ)在银杏粉添加量为18%时达到最大,但随着添加量继续增加开始出现了拐点,反而不利于其综合黏弹性。从水分分布及迁移规律角度分析而言,随着银杏粉的添加,水分融化焓变逐渐降低,可冻结水逐渐降低,非可冻结水逐渐增加,体系中水分流动性降低;弱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含量相应减少,而深层结合水在银杏粉添加量为18%时才开始逐渐增加。结论:综上所述,当银杏粉的添加量为12%~18%时,对小麦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和面团中分布状况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且面团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98.
999.
茶饮料品质稳定性一直是饮料开发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不同糖类的添加对茶饮料色泽、风味品质和理化成分的稳定性影响效果不同。本文研究了不同糖类(白砂糖、果葡糖浆、赤藓糖醇)对乌龙茶饮料灭菌以及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糖)相比,灭菌过程中,糖类对茶汤色泽的保护效果为赤藓糖醇>白砂糖>对照组>果葡糖浆,对风味品质的提高或保护效果为白砂糖>赤藓糖醇≈果葡糖浆>对照组,对维生素C和儿茶素的保护效果为赤藓糖醇>白砂糖>对照组>果葡糖浆,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影响不大;贮藏期间,糖类对茶汤色泽的保护效果为赤藓糖醇>白砂糖>对照组>果葡糖浆,对风味品质的提高或保护效果为白砂糖>赤藓糖醇>果葡糖浆>对照组,对茶多酚的保护效果为赤藓糖醇>白砂糖>对照组>果葡糖浆,对儿茶素的保护效果为赤藓糖醇≈白砂糖≈对照组>果葡糖浆,对咖啡因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