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13篇
无线电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泥石流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泥石流与沟岸耦合作用导致岸坡破坏是山区沿河公路发生泥石流毁损的根本原因.在天山公路泥石流K630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基于流固耦合基本理论,采用三维数值仿真的方法,利用k-ε模型对泥石流沟岸耦合机理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流体域与固体域的耦合云图与矢量场.通过对流体压力梯度场和应力场、速度场的分析,得到了泥石流沟岸耦合三维链式冲击作用规律.通过实体模型试验分析显示,三维数值仿真与试验实测规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2.
陡崖上群发性危岩崩塌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量化各危岩块的相互作用,进而得到各危岩块的等效弯矩计算公式,于是可将复杂的群体危岩简化为单体危岩进行研究。运用断裂理学和损伤力学基本原理研究了危岩的崩塌机理,得到了危岩崩塌时间计算方法。根据陡崖上各危岩块的崩塌规律验证了危岩链式规律并为陡崖及其附近的地貌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简要介绍了扭力轴的功用,分析了扭力轴的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分析了扭力轴的加工工艺和特殊工序.  相似文献   
44.
危岩崩塌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本文将危岩的运动过程明确的分为初始运动过程,碰撞过程,滑动过程和滚动过程四个阶段,获取各个阶段运动轨迹方程,运用工程实例验证它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5.
目前,对危岩稳定性计算参数的选取仅仅从力学角度考虑,一般是通过大量试验及等效公式计算得出的。危岩主控结构面的强度参数,对危岩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危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力学参数的环境因素,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危岩稳定性计算力学参数进行综合选取,得到危岩耦合参数的弱化系数,对危岩主控结构面强度参数进行合理折减,并以万州区首立山危岩为实例进行验算,通过与等效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发现两者较为接近,证实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6.
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结构,作为能量存储和转换领域的热点材料,对其在二次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可为开发高效二次电池电极材料提供科学指导.在此,详细论述MOFs衍生结构在锂离子电池、锂氧电池、锂硫电池、锂-硒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锌空电池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的二次电池系统设备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并针对相关二次电池涉及的具体电化学原理进行概述.研究发现,通过针对不同种类二次电池其特定的结构特性来指导MOFs衍生材料的设计,可获得综合电化学性能提升的高效功能材料.与此同时,MOFs衍生材料的几何结构和成分组成与其相应电化学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仍然不明,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化过程中的基本机理解释尚不完善,因此,还需不断深入研究,以实现新型二次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47.
以经力化学改性的PVC树脂为原料,通过低温等离子体生成自由基Cl.,在气固流化床中制备CPVC,考察了输入电压、体系压力、氯气流量、反应时间、惰性气体等因素对CPVC氯含量的影响,讨论了反应体系温度的控制,并采用扫描电镜对CPVC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①经过力化学改性后的PVC树脂颗粒粒径有较大程度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且树脂皮膜和结晶区被破坏,有利于氯化反应;②较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输入电压900V,常压,氯气流量3L/min,反应时间30min,不加入氩气;③输入电压是影响CPVC氯含量的主要因素;④当CPVC的含氯质量分数超过68%后,反应速率快速下降;⑤试验制得的CPVC呈现疏松的不规则雪片状结构,初级粒子、聚集体、亚颗粒等多层次的结构已经完全消失,皮膜也被彻底破坏,比表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是介绍硬件设计部分中的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显示效果。系统工作时,超声波探头采集道路信息,处理器判断道路信息后由LED点阵显示屏和红绿灯给人以警示,超声波检测到有人闯红灯时,处理器驱动报警电路。光强度检测到环境太暗时,照明设备点亮。声音检测模块检测到紧急车辆通过时,系统进入紧急模式。  相似文献   
49.
水石流冲击信号能量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泥石流冲击谱是泥石流固液两相介质运动特性的综合表征,探索泥石流冲击信号的能量大小及其分布特性是合理确定泥石流冲击荷载的关键环节。运用自行研制的试验模型,实施了15种试验工况的泥石流冲击试验,获取了85 000多个测试数据。依据固相比为0.16、粒径组为0.8~1.5 cm水石流冲击测试结果,运用db8小波基变换对试验结果进行8层小波分解,得到频率范围分别为0~0.195Hz,0.195~0.391 Hz,0.391~0.781 Hz,0.781~1.562 5 Hz,1.563~3.125 Hz,3.125~6.25 Hz,6.25~12.5 Hz,12.5~25 Hz和25~50 Hz共九个频率段的冲击信号,据此揭示了不同频段冲击信号能量分布规律。从低频段至中高频段水石流冲击能量非线性衰减,90%以上的冲击能量分布在小于0.195 Hz的低频部分;水石流在中高频段的冲击能量总体呈衰减分布,但在频段三和频段六出现较显著峰值,表明水石流也存在一定阵流现象;水石流中固相粒径越小,低频段至高频段的冲击能量衰减速度越慢。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实施泥石流冲击荷载精细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型的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红梅 《微机发展》2002,12(2):36-38
文章详细介绍了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体系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系统所运用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讨论,从而避免了基于传统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固有问题所带来的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