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7篇
水利工程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主要介绍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自动控制系统,以TP为目标通过对控制加药系统中药剂和磷酸盐反应摩尔数MR和廊道曝气量这两个参数的优化,使自动控制系统针对不同水质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系统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实验表明在MR=2.0时,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上海市城市污水能够保证处理后出水的TP平稳达标排放。设置各廊道DO上下浓度为:第一格DO,2~3mg/L;第二格DO,2~4mg/L;第三格DO,0~1.0mg/L,不仅实现对污染物的稳定去除,而且提供生物絮凝所需的水力条件,使出水SS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42.
本文探讨了前置悬浮填料床-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化学和生物作用对污染物的协同去除机理。工艺对COD的去除规律表明,化学和生物对有机物的协同去除作用缓解了生物单元的压力,增加了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进出水粒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和生物对有机物的协同去除作用使得工艺对小粒径(1~40μm)颗粒物的去除率较单纯的化学絮凝一级强化或生物二级处理高。工艺进出水和反应池中氮、磷营养物质分布规律表明,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增加了工艺除磷脱氮效果,提高了工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
通过改变回流比和污泥龄(SRT)考察其对A/O-MBR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不同回流比对氨氮的去除率都在96%以上。提高回流比,使得反硝化过程不能完全进行,从而导致出水NO3--N升高,脱氮效率降低。而SRT对NH4+-N、NO3--N和TN没有明显影响。此外,在SRT=30 d,回流比较低时(回流比为2),厌氧释磷作用较为明显,而提高回流比(回流比为3),反硝化聚磷过程得到强化,反应器均能达到较高的除磷效果(95%以上)。而当污泥中TP含量达到饱和时,增加SRT至60 d,并不能有效改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44.
针对较高浓度NO_3~--N与SO_2~(4-)的实际工业废水处理较难的问题,考察了摇瓶实验下氢自养菌还原工业废水中NO_3~--N的可行性及其对NO_3~--N与SO_2~(4-)的优先利用级别,探究了进水COD、p H和温度对氢自养还原菌去除NO_3~--N的影响。结果表明,氢自养还原菌能够降解实际废水中NO_3~--N且出水总氮质量浓度达到企业15 mg/L的排放标准;进水SO_2~(4-)质量浓度在2~200 mg/L时NO_3~--N去除率均维持在90%以上,SO_2~(4-)不会抑制NO_3~--N的反硝化过程;氢自养菌还原实际废水中NO_3~--N优化p H和温度范围分别为7.3~8.0和35~40℃,进水中130 mg/L难生物降解有机物不会影响氢自养菌对NO_3~--N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回流次数对间歇厌氧-好氧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对硝化过程没有明显影响,3种条件下NH4+-N去除率均能达98%以上。而在回流次数较少的情况下,反硝化过程易受进水负荷的影响。增加回流次数有利于反硝化电子受体(NO3--N)的转移,并充分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过程,提高脱氮率。同时,反硝化速率也随回流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6.
利用一套一体式新型PVC(Polyvinyl chloride)材料膜生物反应器,采用模拟生活污水,研究了该新型材料膜生物反应器长期的运行特性、膜污染阻力分布及膜污染清洗方法.结果表明,PVC新型材料膜生物反应器对主要污染物SS、COD、NH4+-N和浊度等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的去除率分别可以稳定在99%,90%、95%和99%以上,TN去除率稍有波动,但大部分时间稳定在70%以上,出水水质可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的要求.通过质量分数0.2%次氯酸钠碱洗和质量分数1%柠檬酸洗可以有效清除膜污染,使膜通量恢复至新膜水平.膜阻力分布分析表明泥饼层阻力和浓差极化阻力是膜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阻力的88.59%,而内部阻力仅占3.65%.  相似文献   
47.
本文分析悬浮填料床城市污水硝化处理工艺。利用溶解氧在线检测仪和氨氮在线检测仪的测试结果,控制曝气电动阀,调节处理过程的曝气量,达到控制硝化反应过程中的溶解氧。该控制过程在满足出水氨氮浓度达标排放的同时,可以优化曝气过程,减少曝气量,节约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48.
气浮-曝气生物滤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废水回用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工程规模为300~360m^3/d的气浮-曝气生物滤池-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对同济大学学生浴室洗浴废水进行处理并回用于景观水体。试验结果表明,在气浮投药量为15mg/L,曝气生物滤池水力停留时间为0.5~2h,膜生物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时,工艺对主要污染物SS、COD、LAS和NH4^+-N等物质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0%、97%、和85%以上,出水水质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1-2002)的要求。工程运行表明,该处理工艺在污水资源化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取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污泥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通过原位酯化试验制取生物柴油,并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同时对制取生物柴油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溶剂进行回收和利用。结果表明,二沉污泥在酸催化条件下通过原位酯化可以使其中的脂质转化为生物柴油,污泥减量率平均为71.6%,减量后的污泥VSS/SS平均值为0.30,十分稳定。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生物柴油的最大产量为1.93%,脂肪酸甲酯主要为棕榈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且在55~75℃范围下温度对生物柴油产量及脂肪酸甲酯类型的影响不大。此外,用于酯化的甲醇回收后可以用作污水处理中反硝化的有机碳源。  相似文献   
50.
以西安市某再生水厂出水作为水源,采用4个CDC生物膜反应器,通过串联模拟回用水管网中生物膜的特征及其对铁、锰的富集.结果表明,回用水管道单位表面积累的生物膜量沿程按幂指数关系递减;生物膜中的异养菌数量沿程减少,其在HRT< 25 min区段的数量最多,平均为302 CFU/m2.同时,回用水管道生物膜的溶解态EPS含量沿程先增大再减小,而结合态EPS含量则沿程递减,其中蛋白质/多糖值在前者中为0.91 ~1.29,在后者中为3.18 ~3.91.此外,模拟回用水管道中分布最多的为锰,其次是铁,其中锰在第2个反应器中的质量分数最高,达到生物膜总量的5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