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7篇
水利工程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我国水污染控制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生存与发展。现阶段的水污染控制方法、形式以及技术路线的选择、城市水环境修复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应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高效、实用的原水预处理工艺对于保障城镇安全供水是十分必要的,小区管道优质水系统和净水屋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安全供水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2.
厌氧氨氧化(Anammox)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养脱氮工艺,由于其不需要外加碳源、污泥产量少、运行费用低等一系列优势,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污水生物脱氮工艺。而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NMs)作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其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会使纳米颗粒释放到水体中,从而对厌氧氨氧化污水脱氮处理产生影响。选取了污水中含有的若干典型纳米材料,结合现有文献,从长短期影响、毒性机理、微生物的抗毒机制等角度综述纳米材料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旨在全面分析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作用机制,为提升厌氧氨氧化脱氮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高碳氮比下生物污泥增脂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污水生物污泥在不同碳氮比(70、140和210)基质条件下的连续培养,研究生物污泥增脂的历程及其对后续制取生物柴油的影响,并考察在此过程中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C/N值条件下培养的生物污泥制取生物柴油过程中,生物柴油产量均在培养5 d时达到最大,且碳氮比值越高则生物柴油产量越大,碳氮比值为70、140和210条件下培养的生物污泥原位酯化制取的生物柴油产率分别为4.65%、5.53%、6.59%,为原始污泥制取生物柴油产率的3.58、4.25和5.07倍;且此时污泥中各脂肪酸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其中油酸含量明显增加,大约占脂肪酸总量的40%。与此同时,与原始污泥相比,高碳氮比基质培养后的污泥中主导微生物倾向于酵母菌,且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从第5天开始迅速升高。综上所述,C/N值为210条件下培养5 d时的生物污泥制取生物柴油的产率最大、脱水预处理最易实现。  相似文献   
64.
以西安市某再生水厂的出水为对象,首先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再生水中余氯与异养菌数的消长关系,然后通过测定再生水中碳、磷浓度评价了其生物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可利用磷(MAP)阈值法和细菌再生长潜力法探索了碳、磷对再生水中细菌再生长的限制影响。结果表明:即使保持1.35 mg/L的余氯浓度,再生水依然会发生细菌再生长问题,且当停留时间36h后,异养菌按对数增殖;再生水的可同化有机碳(AOC)、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及MAPmax均值分别为454.61μg/L、1.67 mg/L和13.81μg/L,其生物稳定性较差;在碳、磷浓度均超过生物稳定性限值条件下,该再生水中细菌再生长的限制因子为有机碳。  相似文献   
65.
建立了以混凝—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MBR出水的研究设备。研究表明,该组合工艺具有分离有机污染物和脱盐效果,对TOC、电导率、CODMn、UV254、浊度、总碱度、总硬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95%、98.94%、90.69%、99.83%、93.41%、89.21%、97.94%。产水电导率≤10μS/cm,可满足部分行业的纯水使用要求。同时,在线投加7mg/LFeCl3和0.35mg/L聚丙烯酰胺(PAM)时,超滤对浊度、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82%、20.5%、32.2%,跨膜压差增长趋势减缓,膜污染速率降低,节约了清洗膜的药剂,延长了超滤膜使用寿命,对反渗透膜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利用氢自养反硝化菌处理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讨论了氢自养反硝化菌的驯化培养方法及氢自养反硝化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还原硝酸盐的可行性,试验建立了氢自养反硝化茵生物量的定量方法,每单位OD600相当于水样中氢自养反硝化菌的生物量浓度为491.74 mg·L-1;讨论了硝酸盐底物浓度对氢自养反硝化菌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硝酸盐浓度超过150mgNO3-N·L-1时,反硝化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在氢自养混合茵初始生物量25 mg·L-1左右,硝酸盐浓度为100mgNO3-N·L-1以下时,反硝化时间21 h可以达到硝酸盐的彻底还原.  相似文献   
67.
去除饮用水中氧化态污染物的氢基质膜生物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饮用水中不断出现新的污染物,由于饮用水的贫营养性及传统工艺自身的缺点使传统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而氢基质膜生物反应器(MBfR)能够有效地利用中空纤维膜外自养微生物以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去除饮用水中的氧化态污染物.成本较其他深度处理工艺低,且无后续污染物.作者介绍了MBfR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分析了MBfR处理饮用水中各种氧化态污染物的原理.并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68.
对化学生物絮凝与化学絮凝两种工艺进行比较,两套工艺处理同一城市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出水CODcr的去除率比化学絮凝工艺要高约10%,TP平均去除率高约6%,SS平均去除率高约6%.而两工艺对NH3-N的去除能力均较小。从试验结果分析,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要优于化学絮凝工艺。  相似文献   
69.
本文研究了因子分析—分光光度法及其在多组份混合体系测定中的应用。成功地确定了苯酚和间苯二酚混合体系中的吸光物种数、物种种类及各物种的含量。并同卡尔曼滤波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0.
微污染原水生物预处理中的硝化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按照生物膜反应——扩散模型理论建立了徽污染原水生物预处理过程中的硝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在温度适宜和碱度充分的条件下,当SNH^ 4>0.27So2时溶解氧为硝化反应的限制条件;当SNH^ 4<0.27So2时氨氮为硝化反应的限制条件,从而建立了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硝化动力学方程,并结合黄浦江原水预处理的中试进行了模型验证。通过比较发现:在进水氨氮浓度较低的条件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数据有较大的出入;在进水氨氮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