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氯化铵作为脲醛树脂/环氧树脂(UF/E)自修复微胶囊改性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UF/E自修复微胶囊,探明氯化铵用量(质量分数,下同)对UF/E自修复微胶囊颗粒特征和囊化指标的影响,同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来表征其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铵用量与脲醛树脂预聚体用量比值的增加,UF/E自修复微胶囊的产率和芯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当氯化铵用量与脲醛树脂预聚体用量的比值为11.50%时,微胶囊产率和芯材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79.05%和68.40%,此时UF/E自修复微胶囊球形饱满,表面粗糙,整体分散性好,有利于其与水泥基材料的结合;随着氯化铵用量的增加,反应体系pH值下降速度加快,加速了脲醛树脂颗粒在微胶囊表面的堆积,使微胶囊的粒径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UF/E自修复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证明脲醛树脂壁材能成功包封环氧树脂芯材,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
打造基础作战单元、教练团队建设、深化EAP员工帮助计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的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2019年以来,中国石油江苏销售党委就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促进基层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打造基础作战单元、教练团队建设、深化EAP员工帮助计划的\"三大法宝\",为强基层、打基础、增活力探出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的TiB2的Cf/LAS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变化规律。方法 以碳纤维、TiB2、硝酸锂、硝酸铝、硅溶胶和氨水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浆料浸渍-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加入TiB2的碳纤维增强锂铝硅微晶玻璃(LAS)复合材料Cf/LAS(TiB2),利用XRD、FTIR、万能材料试验机、SEM等对Cf/LAS(TiB2)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TiB2的质量分数为1%, 3%, 5%, 9%的Cf/LAS(TiB2)复合材料,在1000 ℃热处理30 min后的强度保留率分别为2.9%, 29.1%, 44.0%, 50.0%。结论 材料的强度保留率随TiB2含量的增多而上升,因此Cf/LAS(TiB2)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随着TiB2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4.
单辊法制备快速凝固7A09铝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辊法制备快速凝固7A09铝合金条带,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硬度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快速凝固7A09铝合金条带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辊轮转速是影响成带能力的重要因素,当辊轮转速为1 500 r/min时制成的条带质量最好,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快速凝固7A09铝合金条带的显微组织细化程度及硬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5.
夏龙 《建筑知识》2013,(11):421-421,426
GPS—RTK在地形测量、控制测量等方面具有全天候、操作方便、成本低、测量速度快等优势,对于测量精度要求高、水下地形测量难度大的水利工程测量而言是理想的测量方法。然而,该方法技术运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应的误差,从而影响到测量的精度。本文通过分析GPS—RTK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误差产生原因,针对性提出减少误差的可行性建议,旨在为广大水利测量人员对工程测量精度的提升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随着无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干扰问题日益突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是开发能够吸收电磁波的材料.理想的吸波材料应为集承载、防热和强吸收于一体的结构性材料.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碳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这些吸收剂的最终目的是在较薄的涂层上实现更宽的有效吸收频率带宽;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广受欢迎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及其电磁波损耗机制;阐述了现今吸波材料的优势、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预测了吸波材料未来潜在的发展方向,采用理论、模拟计算以及实际实验紧密结合的手段设计和构筑碳基复合材料将会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7.
引言 城市新建道路和住宅小区均需建设有线电视管道。有线电视管道是有线电视网络中布放光(电)缆的通道,是铺设光(电)缆的保护性构造物。  相似文献   
58.
以羰基铁粉为吸波剂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出环氧树脂/乙基纤维素微胶囊,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ESEM-EDS和FTIR分别表征了微胶囊的吸波性能、粒径分布、颗粒特性以及化学结构。结果表明:羰基铁粉嵌入乙基纤维素中物理结合成微胶囊壁材,羰基铁粉提高了微胶囊的吸波性能。羰基铁粉的粒径越小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面积越大,微胶囊的吸波性能越好。频率为18 GHz时,未掺羰基铁粉的微胶囊电磁波反射损失为-1.63 dB,而掺入粒径为3 μm和0.5 μm羰基铁粉(掺量50%)的微胶囊电磁波反射损失分别为-5.08 dB和-5.44 dB,分别降低了3.45 dB和3.81 dB。掺入粒径为0.5 μm羰基铁粉的微胶囊不团聚,其微观形貌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