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金属工艺 | 8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水利工程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5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推荐系统中用户评分矩阵通常含有大量的遗漏值.这严重影响了协同推荐算法的推荐精度.常用的解决方法是使用缺省值或预测值代替这些遗漏值.通过实验比较了使用不同的替代值的效果,并提出了一种结合矩阵划分和评分预测值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替代值可以使推荐系统达到更好的推荐质量,尤其是在评分矩阵非常稀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QoS约束服务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时提供满足客户QoS需求的组合Web服务,提出了一种快速稳定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多QoS约束服务选择算法.首先根据基于QoS约束的组合服务选择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数据预处理过滤方法以缩小搜索空间,然后使用遗传算法的思想构造算法,并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各项参数,最后使用新的算法完成可行解搜索.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整数规划算法相比,新算法具有运算速度较快、可满足实时性要求,并且在问题规模扩大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3.
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过滤中用户偏好调整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信息过滤过程进行了分析,包括定义用户偏好、接受信息输入流、过滤以及用户反馈环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群体决策信息收集与过滤的特点,提出决策信息过滤中用户偏好生成及自适应调整算法。 相似文献
34.
基于排序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有色赋时Petri网(OOCTPN)的仿真模型。首先用排序聚类算法对生产任务进行生产流程分析,排出最小成本或者最短时间的生产流程;然后按照之前排好的流程用有色托肯进行控制,做出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有色赋时仿真模型。这种模型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可重用性,在生产单元发生变化时,有利于快速地重新构建仿真模型。最后,使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5.
当前低价中标愈演愈烈,市场竞争的趋势直接转为价格的竞争,因而凸现出成本管理在提升企业竞标报价中的基础性地位。在无法改变日趋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背景下,只有通过管理创新,培育成本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投标报价的市场竞争力和成本控制力,才能为企业赢得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6.
在室温下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Al0.4CoCrFeNi高熵合金帽型试样进行动态加载,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Al0.4CoCrFeNi高熵合金的绝热剪切敏感性。结果表明,动态加载前后Al0.4CoCrFeNi高熵合金的晶粒尺寸分别约为100 μm、100 nm,相差约3个数量级,动态加载后细小的晶粒尺寸使Al0.4CoCrFeNi高熵合金具有更低的绝热剪切敏感性; Al0.4CoCrFeNi高熵合金绝热剪切敏感性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增加,在实验范围内,应变速率3 360 s-1时绝热剪切敏感性最高,产生了与动态加载方向成45°、宽约2 μm的绝热剪切带,此时临界应变值和单位体积绝热剪切形成能也最小。Al0.4CoCrFeNi 高熵合金在高应变率变形过程中晶粒发生明显细化。Al0.4CoCrFeNi高熵合金在动态加载下的绝热剪切归结为材料的热-黏塑性本构失稳。 相似文献
37.
38.
使用压力烧结方法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GNP)增强的7075铝基纳米复合材料,提出了一种通过在GNP的表面涂覆二氧化钛(TiO2)来优化界面结合的新工艺,并比对了原石墨烯及具有包覆层石墨烯对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添加纯GNP相比,添加具有TiO2涂层的GNP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相比于基体,TiO2包覆GNP增强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分别增加了38.9%、34.4%和20.1%。性能的进一步改善是由于TiO2涂层优化了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从而提高了载荷传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