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尹伯悦  赖明  谢飞鸿 《建筑技术》2006,37(10):733-735
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有各自的特点,在国内外的发展并不平衡。我国在发展绿色智能建筑的各个程序上,不能忽视某一方面,只有把它们二者相互结合,才会更好地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而且达到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 住宅产业化推行了多年,可技术标准体系仍是一个空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却敢为人先,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住宅产业化标准体系目录”,并以此为课题,组织深圳市住宅产业协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住房政策与市场调控专业委员会立项研究,历时8个月,对国内外住宅生产标准进行系统梳理,以深圳住宅产业化标;住体系为基础,综合国内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经验,进行认真地研究与分析其间课题组分别赴深圳、香港、沈阳、北京、山东等省市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深圳市人居委张建安副主任多次主持召集相关企业座谈与调研,深圳市人居委人居建设发展处处长尹德潜、副处长岑岩及工作人员邓文敏全程参与课题研究,并随时与课题组交换意见。经过课题组成员和深圳市人居委的共同努力,已撰写出577余字的课题报告,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该课题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在行业内初步建立起住宅产业化标准体系框架,从而填补住宅产业化标准体系这一空白.本刊将课题研究报告摘编刊发,作为《本刊专题》的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一、立项背景我国既有建筑量大面广,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设计标准偏低等原因,大部分既有建筑面临着安全性差、能耗高、室内外环境较差、生态建筑材料使用较少等问题。对既有建筑实施综合改造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既有建筑改造工作起步较晚,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完善,综合改造技术集成体系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成南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该滑坡的形成条件、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滑动面和滑带土的性质进行分析、评价,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坡前和滑坡后的稳定计算和论证,充分认识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的互馈作用。根据滑坡的环境地质特点对滑坡的治理提出支挡和排水的综合措施,对类似滑坡的工程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外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概念、特点、评估体系和发展概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相互比较研究,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在发展绿色智能建筑的各个程序上,应把二者相互结合才会更好地实现“人一建筑一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并实现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拆模板复合剪力墙体既可节省能耗,又可减少现场人工作业、节省外装修,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通过对新型节能环保建筑免拆模板装饰一体化复合剪力墙体施工安装工艺的分析研究,为建筑节能降耗开辟了新的领域,可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既有和新建建筑的墙体工厂化和一体化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概念、特点、评估体系和发展概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相互比较研究,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在发展绿色智能建筑的各个程序上,应把二者相互结合才会更好地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并实现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不断地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急剧地增多。城市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环境,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因此,治理城市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