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6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隔震角度出发,探讨了隔震措施能否提高某一典型的通信机房走线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其设备楼板与承重支架间设置铅芯橡胶支座进行隔震处理,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第1阶振型的自振周期由2.33s延长至3.59s,有效避开了场地卓越周期;走线架上部在地震作用下的相对变形大幅降低(降幅为58.5%);结构顶部加速度响应及基底地震剪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幅分别为10.4%,36.4%);对走线架结构的隔震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抗震性能,隔震措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大跨度压型钢板 混凝土组合楼盖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楼板厚度与固有频率、峰值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满足舒适度要求的板厚建议公式。结果表明:现有规范对于人行荷载的简化忽略了人 板耦合等不利因素,使得峰值加速度计算结果偏小,人行激励模型应当考虑多阶简谐激励、作用位置变化以及人与楼盖相互作用;随着板厚的增加,刚度和质量对于楼盖体系固有频率的影响有一个临界点使固有频率取最小值,一味增加次梁数目到后期往往事倍功半;通过改变结构体系的布置来满足舒适度要求往往比改变板厚更为高效、经济;由于单人行走过程中楼板峰值加速度持续时间短,以均方根加速度作为评价指标更加合适。  相似文献   
13.
对再碱化修复技术耐久性理论模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碳化是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再碱化应用电化学和电渗原理,恢复钢筋周围混凝土的高pH值,使钢筋重新钝化,以达到防止钢筋锈蚀的目的.在对再碱化后混凝土中碳酸钠的反向扩散过程进行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利用菲克第二定律建立了再碱化后混凝土的耐久性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设计基准期为50年,而国家对民用建筑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为70年,20年的差值使得住宅房屋在土地使用权的期限内必须进行房屋安全性评估,超役期的建筑投入大量后期维护费用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将设计基准期提高到70年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设计基准期提高到70年后,对民用住宅楼建筑的荷载标准值统计参数、构件抗力统计参数及分项系数表达式中各分项系数的取值的变化做了计算分析,根据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建议的计算方法,给出新的便于设计使用的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以醇胺类缓蚀剂为电解质的电化学再碱化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醇胺类缓蚀剂辅助电化学再碱化修复碳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行性.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乙醇胺及二甲基乙醇胺缓蚀剂在混凝土中的迁移以及在含有2g/LNaCl+0.01mol/L NaOH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模拟体系中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在2A/m2恒电流密度形成的电场作用下,2种缓蚀剂通过30mm厚混凝土的速率明显高于未通电情况,即电场对醇胺类缓蚀剂的迁移扩散过程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乙醇胺及二甲基乙醇胺浓度的增大,其缓蚀效果也逐步提高;相同浓度下二甲基乙醇胺表现出更优异的缓蚀效果,在浓度为0.04mol/L时其对Q235钢筋的缓蚀率达95.78%.二甲基乙醇胺的存在加快了电化学再碱化后钢筋腐蚀电位的正移,钢筋腐蚀电流密度更小,明显地改善了电化学再碱化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屈文俊  古剑  张弛 《结构工程师》2012,28(4):109-114
通过不同锈蚀程度的钢筋再碱化后的电极化试验研究,采用线性极化法测定再碱化后钢筋的极化曲线,确定不同锈蚀程度钢筋的再碱化效果.研究发现,在钢筋未锈蚀或轻微锈蚀的情况下,再碱化技术可以使钢筋恢复钝化的状态,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对于锈蚀较严重的钢筋,由于较厚锈层的存在,再碱化后的钢筋基体难以进入再钝化状态.根据试验结果,本文界定了再碱化技术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铁产生的振动造成周围环境的振动污染问题,从振源、传播途径和建筑结构3个方面研究了既有建筑结构的减隔振方法,探讨了各种方法的有效程度。结果表明:通过降低振源的激振强度、切断振动的传播途径或在传播途径上削弱振动、合理规划使建筑物避开振动影响区等措施可以降低振动的不利影响;对于不同的既有建筑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并权衡经济效益与施工难易程度,有选择地采用减隔振措施。该研究为解决相关环境振动影响下的减隔振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研究与应用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它具有超高强度、超高耐久性、高韧性、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和环保性能.在介绍RPC材料的发展历程、主要特性、工程应用的基础上,结合RPC材料的性能特点,分析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信机房走线架结构隔震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隔震角度出发,探讨了隔震措施能否提高某一典型的通信机房走线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其设备楼板与承重支架间设置铅芯橡胶支座进行隔震处理,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第1阶振型的自振周期由2.33s延长至3.59s,有效避开了场地卓越周期;走线架上部在地震作用下的相对变形大幅降低(降幅为58.5%);结构顶部加速度响应及基底地震剪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幅分别为10.4%,36.4%);对走线架结构的隔震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抗震性能,隔震措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开展了既有通信设备走线架吊挂系统抗侧性能研究。采用理论方法推导了走线架结构吊挂系统的抗侧刚度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加以验证,提出增加柔性交叉支撑杆以增强吊挂系统抗侧刚度的加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既有通信设备走线架悬吊结构水平传力路径不明确,抗侧刚度小,其综合抗侧刚度主要由重力恢复刚度决定,吊杆自身的剪切刚度对综合抗侧刚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设置吊杆间支撑杆的加固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既有通信设备走线架的抗侧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