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82篇
建筑科学   4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王亚丽  陈美娜  崔素萍  马晓宇 《材料导报》2018,32(22):3995-3999
SO2和NOx是水泥窑炉尾气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减少其排放已经成为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本工作尝试采用农业废渣稻壳灰和工业废渣电石渣配制复合吸收剂,在水泥熟料形成过程中实现脱硫脱硝。本工作研究了稻壳灰和电石渣掺配比(2∶5~18∶5,质量比)、反应温度(500~900 ℃)、氧气浓度(0%~3%)对复合吸收剂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灰和电石渣的配比为6∶5,掺入水泥生料中,在900 ℃、1%的氧气浓度条件下,脱硝率达到97%,脱硫率达99%。利用稻壳灰和电石渣这两种废渣配制复合吸收剂可以在水泥分解炉中有效脱除SO2和NOx。  相似文献   
132.
梳状结构聚羧酸具有优异的分子结构可设计性,为绿色混凝土的生态化、高性能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以聚丙烯酸(PAA)、羟基甲氧基聚氧乙烯丙烯醚(HMPEPG)、氨基甲氧基聚氧乙烯丙烯醚(AMPEPG)为反应原料,根据酯化和酰胺化反应,分别设计合成了以酯基和酰胺键接主侧链的梳状结构聚羧酸(PCE),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分子量测试证明了分子结构符合预期设计。水泥净浆和混凝土应用性能结果表明,酯基键接聚羧酸的初始净浆流动度和混凝土早期强度更优,酰胺键接聚羧酸的净浆流动度保持能力和混凝土扩展度更优。二者的作用机理存在显著差异,酯基键接聚羧酸的吸附行为更稳定,更易快速成核水化,酰胺键接聚羧酸的表面张力更低,气-液界面取向能力更强。本研究合成的酯键和酰胺键两种方式连接主侧链的梳状结构聚羧酸可分别应用于高早强要求和高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3.
介绍了热力学计算方法 ,并利用热力学方法分析讨论了 C3A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4.
3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对耐火材料的要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发展,对耐火材料质量提出了更为复杂和苛刻的要求。由于窑内热负荷增加,热应力、机械应力、化学侵蚀以及物料磨损增大,都会使窑衬寿命降低,砖耗加大,不仅使耐火材料及检修费用增多,停机减产损失更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  相似文献   
135.
为了给牛乳全年精细加工提供理论指导,用SPSS12.0系统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黑龙江省安达地区乳品厂的检测数据。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安达地区从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原料乳中干物质质量分数呈递减趋势,年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秋、冬两季节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春、夏两季的质量分数,并且秋、冬两季节的质量分数之间无显著差异;每年,原料乳中干物质质量分数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在2013年中,VB5及锰的质量分数基本稳定,其他微量营养素质量分数均存在差异(P<0.05);泛酸及胆碱质量分数在不同月间,波动幅度比较大;VB2在10月质量分数最高,其它时间基本稳定。钠、镁、钙、磷、氯、碘、VB1、VB6及肌醇质量分数在不同月间存在着显著差异。2013年原料乳的菌落总数基本小于2×106m L-1,在GB19301-2010安全值范围内。因此,黑龙江省安达地区的乳品加工企业,应该根据该地区牛乳营养成份及菌落总数的变化特点,适时调整生产品种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36.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是水泥生产诞生180年来最重大的技术革新。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是以悬浮预热各预分解技术为核心,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最新成就,广泛地应用于水泥干法生产全过程,使水泥生产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落后面貌,使之具有高效、优质、低耗、环保和大型化、自动化特征,成为世界公认的最为先进的水泥生产方法,把水泥工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材料型产业的崭新阶段。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一台预分解窑生产线诞生以来,通过20多年的科研开发、成套装备和单机设计制造技术引进,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科技创新,目前在工艺技术和许多…  相似文献   
137.
石墨-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制备了石墨-水泥基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的电阻率、电磁屏蔽效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对石墨-水泥基复合材料,在一定范围内,随掺入的石墨质量分数(下同)的增加,材料电阻率呈下降趋势.石墨掺入量为5%~10%时复合材料电阻率下降非常明显,超过15%以后,电阻率变化已不太明显;随着石墨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也逐渐增大,石墨掺入量为15%时达到最大值,而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则随着石墨掺入量的增加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8.
水泥生产中微量元素的行为及环境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泥和熟料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原燃料,二次材料中个别元素的含量会很高。微量元素在熟料烧结过程中大部分会固化在熟料中,目前看来,利用废弃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9.
水泥混凝土制品重金属浸出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熟料不是水泥的最终使用状态,采用水泥熟料与水泥制品为研究对象判断实际环境中水泥混凝土的浸出有很大的差异。用水泥制品判定实际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浸出比用水泥熟料更具有合理性目前国内采用熟料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重金属浸出毒性实验。针对掺杂废弃物的水泥混凝土制品进行重金属浸出实验分析,采用模糊评价法分析浸出液对水体造成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废弃物掺量为13%的混凝土中重金属浸出液的含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40.
为了解决水泥混凝土普遍存在的收缩开裂问题,研究了硅酸盐-硫铝酸盐(Portland cement and calcium sulfoaluminate cement,PC-CSA)复合水泥化学收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微观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孔结构分析等手段对复合水泥浆体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对比普通硅酸盐水泥与PC-CSA复合水泥,揭示了不同矿物组成的水泥基材料的收缩特性与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化学收缩直接由水泥矿物组成决定,相比于自收缩,膨胀组分的加入对干燥收缩的影响最小.自收缩特性同时受到水泥内部相对湿度和水化产物组成及结构的影响.运用SEM图像定量分析水泥的孔隙率,通过此研究得到了一个图像选取区域的最佳范围:矿物30%~45%,该范围与水泥水化程度密切相关.分析了水化过程中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变化规律,发现膨胀组分的加入会改变水泥初期孔结构,同时验证了水化1d时复合水泥表现出明显的微膨胀现象,与实际测量的体积变化规律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