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6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18篇
电工技术   273篇
综合类   313篇
化学工业   345篇
金属工艺   176篇
机械仪表   195篇
建筑科学   377篇
矿业工程   152篇
能源动力   111篇
轻工业   376篇
水利工程   162篇
石油天然气   310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7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5篇
冶金工业   199篇
原子能技术   49篇
自动化技术   369篇
  2025年   35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3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钢质T形翅片管的池沸腾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礼贤  魏超 《化工学报》1995,46(2):250-254
<正>1 引言 随着对传热过程这一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以及加工制造技术的进步,人们已能研制开发出各式各样的强化换热元件,并在工程实践中取代传统的光滑管从而取得省材节能的双重效果。T.C.Canavos曾预言:到目前为止,强化换热元件的工作还仅仅是个开始,但是它的好处是那样地明显,以至于普通光滑管之被淘汰只不过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预言是正确的,在强化换热元件中,强化液体泡核沸腾的元件的研究进展尤为突出,自60年代末期以后,先后有4种管型实现商品化,其中一种就是T形翅片管(Gewa-T)。T形翅片管自1978年问世于原联邦德国的Wieland Worke公司以后,国内外已有多项研  相似文献   
102.
在免授权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系统中,基于稀疏的联合活跃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JADCE)算法至关重要。传统的压缩感知算法适用于非相干通信系统,其中任意两个测量之间的相关性尽可能小。然而,现有的基于稀疏的JADCE方法在强相干系统中可能无法达到最佳性能,尤其是在少量导频子载波的情况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利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中毫米波信道的块状行稀疏结构,我们将JADCE建模为一个基于多测量向量(MMV)框架的联合稀疏信号恢复问题。然后,从凸差(DC)优化视角提出一种基于凸差算法(DCA)的高效JADCE方法。为进一步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引入一种近端算子实现了基于DCA的快速JADCE算法,该算法采用低复杂度的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直接解决优化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JADCE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两种凸差算法实现了有效的活跃用户检测和精确的信道估计。  相似文献   
103.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以下而造成凝析油损失,注气是防止凝析油析出并提高采收率的较好方法,但目前不同注入介质对凝析气相态影响还未进行系统研究,以一个真实的凝析气藏为例,使用自行开发的PVTCOG软件和PR状态方程,研究和对比了在凝析气藏定容衰竭不同阶段,注干气、氮气及二氧化碳气对凝析气相态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气体对凝析气露点、凝析油饱和度及采收率有明显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传统低电压穿越控制下,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前级和后级变换器控制相互独立。因此前级变换器需要根据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被动地调整其输出功率,动态响应速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指令共享的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可以根据网侧电压降落深度动态调整后级变换器的有功功率指令,同时使光伏阵列根据该有功功率指令主动调整输出功率,保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通过仿真和实验将所提控制策略与现有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动明显减小,且2台变换器输出功率动态响应加快,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无人机由于其成本低、速度快和灵活性强等优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集群无人机是由一组同构或异构无人机组成,通过个体自主决策和信息交互,实现感知互动、信息传递和协同工作。相较于单一无人机,集群无人机可利用其集群优势、自主优势及智能化优势完成复杂任务。然而,随着任务环境、需求和集群规模的不断变化,集群无人机任务调度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结近几年的代表性研究,列举了复杂环境下集群无人机任务调度面临的挑战:动态任务需求、复杂环境条件、不确定通信条件及资源受限。随后,按照调度算法的作用机理划分了当前主流的调度方法,即优化算法、演化算法、强化学习算法以及群体智能算法,并对上述方法的原理、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对集群无人机任务调度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6.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为了实现聚变点火,需将入射激光准确的引导到实验靶的指定位置,即实现高精度的束靶耦合,束靶耦合精度是衡量激光驱动装置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ICF技术的发展,激光驱动装置的单束激光功率越来越高,入射激光光束也越来越多。如何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束靶耦合监测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束靶耦合监测方法,包括靶室外直接监测,靶室内直接监测,靶室内基于共轭原理的传感器监测等三种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重点对基于光学共轭原理的传感器的耦合精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图像测量误差,CCD保护玻璃引入的误差,调焦导轨运动时引入误差及传感器标定装校时引入的误差。经过实验测试及精度分析,共轭式传感器引入的束靶耦合误差为±10m。采用这种基于光学共轭的原理的传感器,可以实现大型激光驱动装置的快速、高精度束靶耦合。  相似文献   
107.
logo图像相比于其他生成图像类型,有着高度抽象、设计多变、风格统一的特点,因此较难直接控制生成结果。为了实现符合各行业特点、满足多种设计构成形态需要的logo高效生成,提出了一种人在环路的细分领域logo生成方法。首先,基于Dreambooth微调文生图扩散模型,以网络公开资源搜集的logo作为数据集,将文生图模型StableDiffusionXL作为基座模型训练出适用于基础logo生成的“雏形模型”。然后,构造出多组适用于各目标行业领域的文本提示词库,在提示词库指导下,通过雏形模型对各目标行业的logo进行生成。接着,通过人工介入对生成结果进行筛选,推演构造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二次数据集。最后,利用得到二次数据集对模型基于LoRA进行迭代微调,得到生成logo的“成品模型”,并通过生成图像与提示词的余弦相似度以及人工问卷指标对成品模型的生成结果进行评估,验证了成品模型生成的logo图像在行业关联度、结构完整性以及美观程度等评价维度上相比于未经过上述处理的原模型直接生成的效果有可观提升。  相似文献   
108.
以纳米TiO2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得到负载型催化剂W/TiO2,通过催化氧化顺丁烯二酸酐合成酒石酸,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6 h,掺杂钨质量分数为10%的W/TiO2催化剂用量为顺丁烯二酸酐质量的4%和n(H2O2)∶n(顺丁烯二酸酐)=3时,顺丁烯二酸酐转化率达90%。  相似文献   
109.
庄丰源  徐乙冉 《移动信息》2023,45(8):130-132
文中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子证据存证方面的应用。通过将需要的电子证据以交易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明确记录时间戳,然后将记录存储在节点账本中。利用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完成电子存证过程,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不可篡改的信息存取和交换,有效保证电子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性。文中还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降低处理电子证据时的技术风险和存储成本以及其对司法机构的协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南京理工大学基础学科教学科研楼传承南京理工大学近百年的历史,以凸显现代化信息教育为先导,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设计团队考虑学校发展需求、基地条件及人文社会因素,力图塑造一个功能分区清晰合理、经济可行、环境优美、绿色生态的高品位校园建筑,以期为该类型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