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零件信息的描述和工艺决策是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CAPP)的两个难点和重点.对零件信息进行分类、编码,把熟练工人的加工方法和经验做成规则库,并设计出一个工艺辅助设计系统.通过实例证明,能有效解决这两个难题.  相似文献   
12.
制备出了以二醚为内给电子体的Ziegler-Natta(Z-N)催化剂及Z-N/茂金属(Z-M)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类型(Z-N或Z-M)、休眠剂类型(苯乙烯(St)或对甲基苯乙烯(pMS))及用量对聚合过程、中间产品(均聚聚丙烯(PP))和最终产品(PP釜内合金)性能的影响,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PP釜内合金粒子的形貌。结果表明:St是比pMS更适宜的休眠剂;在保证使Z-M复合催化剂中茂金属组分充分休眠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休眠剂的加入量;在St休眠剂存在下使用Z-M复合催化剂可制得23,-30℃抗冲击强度分别为47,5.6 kJ/m2的高刚高韧PP合金。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Ziegler-Natta/茂金属(Z-M)复合催化剂,用Z-M复合催化剂采用一段丙烯本体均聚合、二段乙烯-丙烯气相共聚合制备了聚丙烯(PP)釜内合金PPc-A.与采用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ZN118制备的抗冲聚丙烯釜内合金SP179对比,两合金具有相近的熔体流动速率及乙烯含量,但冲击强度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以乙烯为原料,采用自制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牌号为LHQ-12),在反应压力为1 MPa,反应温度为(83±2)℃,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采用淤浆聚合法制备了聚乙烯。结果表明,LHQ-12与进口催化剂相比,粒径分布相似,聚合活性较高。当最佳氢气质量分数为300×10-6,最佳1-己烯/乙烯(摩尔比)为0.008时,聚合活性可达到4 000 g/g。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煤气总公司新气源工程是以轻油为主要原料、以液化石油气为备用原料的轻油制气工程,制气规模50万m~3/d,拥有产气量25万m~3/d的生产线三条,该制气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常压循环制气法,并进口主要设备和仪表,工程总投资约2.72亿元,计划于1999年11月投产,鉴于我院在轻油制气方面具有丰富的对外技术谈判、设计、施工和开工调试等方面的经验,南京市新气源工程指挥部正式委托我院承担从引进技术的谈判到各阶段设计和厂内附属设施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设计监理工作,并参与工艺、设备、仪表和电气等专业的施工监理。目前,设计监理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状况对钢筋锈蚀的影响及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筋锈蚀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工程调查,分析了混凝土状况对钢筋锈蚀程度的影响,认为垂直裂缝对钢筋锈蚀的影响程度远小于纵向裂缝、混凝土碱度、碳化等其它因素.文中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预防钢筋锈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客观强度,微观塑性和断裂韧性所表示的疲劳裂纹等效应力应变图,导出了da/dN,△K (th),σ (cn)和N 0等疲劳性能表征参量和强度塑性韧性的半定量关系。并结合45Cr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所谓强度塑性的最佳配合,就是宏观强度和微观塑性的乘积最大。用一次加载(如拉伸、弯曲等试验)所得到的强度塑性韧性等来判断金属疲劳性能的好坏,一直是材料的设计,制造及失效分析等的重要课题,文献[1-3]引用了大量数据来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总的讲,这种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如疲劳裂纹扩展门坎值△K (th)疲劳裂纹孕育期N 0,有时随强度的升高而升高,有时随强度的升高而降低,有时在一个范围内出现峰值[1]等。为了弄清这些关系,需要把宏观规律和微观断裂机制结合起来,因宏观性能特别是塑性,是材料形变在整体上的反映,它与局部的变形规律有很大不同。为此,我们提出用宏观强度,微观塑性和断裂韧性三个参量来描述疲劳性能的变化规律。以便使强度塑性韧性的合理配合向半定量的关系迈出一步。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厢式干燥和离心喷雾干燥2种干燥方法,对聚烯烃催化剂用载体硅胶滤饼的干燥效果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干燥过程对硅胶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厢式干燥法制备的硅胶流动性差,其比孔容、孔径亦小于离心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硅胶。采用离心喷雾干燥法对硅胶滤饼进行干燥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硅胶滤饼打浆转速600r/min、打浆时间40~50min,浆料中总固物质量分数14%~16%、喷雾干燥机的离心转速12000r/min。在此条件下,可得到比孔容为1.40~1.60mL/g、孔径为18.00~22.00nm、比表面积为290.00~350.00m2/g、平均粒径为49.00~58.00μm的硅胶产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