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93篇 |
免费 | 348篇 |
国内免费 | 19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00篇 |
综合类 | 303篇 |
化学工业 | 591篇 |
金属工艺 | 291篇 |
机械仪表 | 337篇 |
建筑科学 | 442篇 |
矿业工程 | 312篇 |
能源动力 | 103篇 |
轻工业 | 376篇 |
水利工程 | 193篇 |
石油天然气 | 197篇 |
武器工业 | 64篇 |
无线电 | 46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85篇 |
冶金工业 | 152篇 |
原子能技术 | 100篇 |
自动化技术 | 4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11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189篇 |
2021年 | 248篇 |
2020年 | 201篇 |
2019年 | 182篇 |
2018年 | 196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55篇 |
2014年 | 267篇 |
2013年 | 230篇 |
2012年 | 285篇 |
2011年 | 250篇 |
2010年 | 237篇 |
2009年 | 244篇 |
2008年 | 242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193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119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73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目前我国少数现代化铸造厂的冲天炉与工业发达国家不存在明显差距,但国内数以万计的小型铸造厂的冲天炉距离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发达国家一般采用长期连续作业的热风长炉龄冲天炉与电炉双联熔炼铸铁,而我国绝大多数小型铸造厂采用普通冷风冲天炉熔炼,每次熔化时间4~8h,炉气中包含的热能、炉体蓄热、燃烧底焦、打炉底焦损失等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同时铁液温度普遍在1380~1430℃之间,无法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优质铸件。绝大多数小型铸造厂在铸造原材料大幅度涨价、铸件价格竞争激烈、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的不利条件下,徘徊于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益的迷谷难以自拔。本文拟结合本人工作经历,围绕小型铸造厂的冲天炉熔炼改进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在我国大港、鹰潭、格尔木、克拉玛依4个典型土壤中,将渗锌钢片埋藏2 a,观察试样的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用XRD物相结构检测分析了锈层的主要成分,计算渗锌钢在各试验站的腐蚀速率,并采用电化学测试分析了锈层对腐蚀介质的阻挡能力。结果表明,渗锌钢在4个土壤实验站的腐蚀速率均比较大,2 a后在鹰潭土壤中腐蚀速率最大,土壤的理化性能影响着渗锌钢腐蚀产物成分和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本文研究了调质钢40Cr,35CrMo和轴承钢GCr15在淬火介质SST101中淬火后的淬透性、变表开裂性及40Cr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适当调整SST101的浓度,可以获得不同的冷却速度;适合调质钢40Cr,35CrMo及轴承钢GCr15的淬火液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1.5%和1.5%-2.0%。 相似文献
38.
本文对淬火剂SST101在其不同的浓度、温度及重复使用次数下冷却曲线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温度、重复使用次数对其冷却特性均有影响,且随其深度增大、温度升高、重复次数增多,其冷却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39.
相变材料低导热特性影响相变传热进程,添加金属翅片可有效提高相变材料传热速率.本文通过使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相变材料的熔化过程.通过改变翅片高度、翅片厚度、翅片个数、加热壁面的温度以及将铝片换为导热性能更好的铜片来研究相变材料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翅片高度、翅片个数和提高热源壁面温度对强化换热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增加翅... 相似文献
40.
青海八大山滑坡群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青海八大山滑坡群进行现场勘查、室内试验和相关论证的基础上,阐述该滑坡群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并运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和数值模拟对该滑坡群在预设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价;同时,对与750 kV官亭-兰州东输电线路塔基稳定性关系密切的滑坡H3,H4,H5进行重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滑坡H3,H4,H5的整体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10,处于基本稳定及稳定状态,该状态下的20#,21#,22#塔基稳定性可满足要求;在暴雨工况下,滑坡H3的稳定性系数略小于1.05,处于欠稳定状态,滑坡H4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滑坡H5仍然处于稳定状态.受此影响,20#塔基安全性受到威胁,而21#,22#塔基仍可满足稳定要求;在烈度为VII度地震状态下,滑坡H3,H4,H5的稳定性系数均小于1.0,处于不稳定状态,20#,21#,22#塔基的稳定性也因此而无法得到保障.此外,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滑体内摩擦角是影响滑坡群稳定性的最敏感因素.最后,基于滑坡形成机制和定量评价结果,提出为提高滑坡稳定性应采取的工程加固措施,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物质保障,具有较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