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7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岩体波速在TSP203解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TSP203测试岩体波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影响岩体中波速传播的地质因素,对利用岩体波速进行TSP203成果解译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之不断发展的有人们的生活水平、教学改革、城市化进程、地质勘探等,更逐渐在地质找矿活动中被推广和应用。文中着手于现代的地质勘探工作,针对制约地质找矿相关工作的诸多因素进行细致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土遗址裂隙注浆的适宜材料,选择烧料礓石与遗址土作为主要浆材。基于土遗址体力学强度及浆材流动性试验,确定3种不同浆液配比及水灰比。根据浆体在裂隙注浆工程中的实际工作条件,对浆液结石体进行室外土体掩埋养护,测试其龄期物理力学性质,观察显微结构。结果显示,结石体基本物理性质在养护前3 d受含水率影响显著,龄期3~8 d呈线性变化,龄期8~18 d为过渡阶段,龄期18 d后保持稳定;收缩率、波速、孔隙率、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随烧料礓石配比增加而增大,密度、渗透系数反之;结石体硬化过程具有初期水化反应提高强度快,后期碳化反应持续时间长,并且物理性质稳定的特点。SEM揭示钙质胶结在土颗粒间的存在形态,增强了骨架颗粒间的黏结力。EDS分析进一步显示随烧料礓石配比增加,结石体中钙元素和碳元素的含量逐渐增高。研究初步表明,烧料礓石改性遗址土适宜作为土遗址裂隙注浆材料。  相似文献   
14.
南竹加筋复合锚杆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结合复合锚杆的特殊性,对复合锚杆的锚固机制进行简要分析,获取其界面剪应力与轴向应力分布理论解;其次,在充分认识研究区概况、崖体破坏形式及复合锚杆锚固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交河故城崖体锚固工程,对其施工工艺进行系统地总结优化,分别从布孔定位、钻进成孔、上锚杆、安设锚杆、注浆、安设锚具、锚孔封堵、表面作旧、锚杆养护等多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高陡边坡复合锚杆加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对类似的锚固工程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原位试验,对基于水硬石灰与石英砂浆液的木锚杆锚固系统在夯土介质中进行了拉拔测试与杆体-浆体界面应变监测,研究了该锚固系统的锚固性能与破坏模式、杆体-浆体界面剪应变分布与传递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该锚固系统50 cm 锚固长度可以提供30~45 kN(室内)与16.2~19 kN(现场)的极限锚固力;锚固系统具有较强的延性;在加载进程中杆体-浆体界面的应力分布与传递特征具有单峰值或双峰值分布、界面应力向锚固末端传递、压应力出现在锚固段中末端等特征,表现出复杂的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锚固系统在结构形式和力学性能上适合于夯筑土遗址加固,并与遗址体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6.
风化是当前大足石刻小佛湾造像砂岩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基于造像赋存环境设置3组室内模拟劣化试验:干湿循环、冻融循环(饱水组和干燥组)和酸雨循环试验(pH=2.6,4.1,5.6),进行45个循环周期试验研究,历时320 d,以此模拟小佛湾造像砂岩的风化过程。在试验前以及每个试验周期后,量测试样质量、表面硬度和纵波波速进行风化程度检测,并通过显微拍照(60倍)观察试样表层微观结构特征。最后对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表面吸水性测试来分析劣化机理,并通过色差测试来检测表面颜色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砂岩的主要破坏方式为粉化剥落。砂岩原生层理和泥质团块最先受风化作用的影响。砂岩的质量、表面硬度和纵波波速呈逐渐下降趋势。水对砂岩的破坏是由表及里依次进行的。酸雨循环对砂岩的破坏最严重,冻融循环次之,干湿循环最小。因此,此次研究成果将为大足石刻小佛湾造像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纳米雄黄体内体外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 Luc)基因标记小鼠4T1乳腺癌(4T1-Luc)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生物发光法(Bioluminescent method, BLM)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形态学及Annexin V/PI 双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4T1-Luc细胞接种雌性BALB/c小鼠乳腺脂肪垫制作原位乳腺癌模型,纳米雄黄(4和 8 mg·kg-1·d-1)灌胃治疗 20 d,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连续动态观察小鼠乳腺肿瘤生长变化,治疗末期处死动物、剥离肿瘤块称重,并制片HE染色和CD34标记观测肿瘤组织内细胞核分裂像、新生血管形成及坏死改变。结果: MTT法和BLM法检测显示 1.56~50 μg/mL 纳米雄黄体外显著抑制 4T1-Luc 细胞的增殖(P<0.05);形态学观察和Annexin V/PI染色显示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改变。体内纳米雄黄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4T1-Luc原位乳腺癌的生长(P<0.05);肿瘤组织制片观察,经纳米雄黄治疗后肿瘤组织内细胞核分裂像和微小血管显著减少(P<0.01),肿瘤组织内部呈显著的坏死改变。结论: 纳米雄黄体外抑制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并主要通过减低原位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导致肿瘤组织坏死而发挥抗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乌鞘岭隧道7号斜井围岩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乌鞘岭隧道7号斜井砂岩夹泥岩段围岩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两项内容的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初期变形资料。对资料的回归分析得出:围岩初期变形随时间在总体上遵循指数函数、倒数函数及对数函数三种函数模型变化,可分为快速变化发展阶段和缓慢趋稳阶段两个阶段,并在20日之后渐趋于稳定。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利用位移加速度正负的判据分析和评价了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围岩初期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岩体裂隙化程度与岩体变形参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岩体的裂隙化程度是影响岩体结构类型、岩体质量优劣以及工程岩体综合评价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岩体裂隙化程度的定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在介绍岩体结构面分类情况的基础上,选用单位面积节理数即平硐内硐壁每5 m硐段的裂隙总条数作为岩体裂隙化程度的量化指标.然后,结合黄河上游某水电站的工程实例,运用单位面积节理数指标,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岩体中的裂隙条数,探讨了该指标与岩体变形参数的关系,为可利用岩体的评价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多元层状陡立土质边坡差异性风蚀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蚀是影响我国干旱地区土质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对由抗风蚀能力强弱不同的土层共同组合形成的多元层状土质边坡而引起的差异性风蚀效应最为显著,而目前对于其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是非常有限的。因而选取我国干旱多风的吐鲁番交河故城台地的多元层状陡立边坡为典型实例,基于风蚀而诱发的变形破坏现象,提出多元层状土质边坡差异性风蚀效应的概念,并运用野外调查、取样、颗粒分析实验、微结构分析实验、风洞实验等手段揭示了风的类型、挟沙风的风速、土的颗粒组成、微观结构等因素为其主控因素;并进一步结合工程地质学和经典力学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由其导致的边坡变形破坏演化机制,为防治和监测此类边坡的变形破坏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