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9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篇 |
综合类 | 25篇 |
化学工业 | 11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15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轻工业 | 302篇 |
水利工程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8篇 |
无线电 | 2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CCFM8724产生的3种代谢物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3-苯乳酸、苯丙酸对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测定了3种代谢物的组合物对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被膜量、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产量、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产量及生物被膜结构的影响,并通过分子对接的方式探究小分子代谢物结合致病菌靶点的方式和构象。结果表明:组合物的干预使变异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双菌生物被膜量减少了79.4%,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产量分别减少了63.8%、60.2%,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产量减少了80.7%,同时破坏了生物被膜结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组合物可以与变异链球菌PtxA蛋白和白色念珠菌Fba蛋白的靶点结合,影响其糖代谢,进而抑制二者形成生物被膜。通过探究植物乳杆菌CCFM8724抑制双菌生物被膜潜在的物质基础,旨在从分子水平揭示组合物环亮氨酸脯氨酸二肽、3-苯乳酸、苯丙酸可能的抑菌机理,为植物乳杆菌CCFM8724及其代谢物组合物开发口腔益生菌和后生元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CCFM760)是一株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两岁健康幼女粪便分离筛选得到的具有良好缓解便秘功效的益生菌。作者对其生长产酸能力、人工模拟肠胃液耐受性、抑菌能力、低聚糖利用能力、抗生素耐受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检测。该菌具有良好的生长产酸能力和人工模拟肠胃液耐受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利用7种低聚糖,对14种抗生素敏感,培养液中总SOD活性达到(99.14±9.91)U/mL。此外,对该菌进行基因组草图测序,并从基因组角度解析了其低聚糖代谢能力、抗生素敏感性以及抗氧化能力。以上结果表明,B.longum CCFM760是一株安全的、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13.
以35株乳酸菌(LAB)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乳酸菌利用低聚果糖(FOS)和低聚木糖(XOS)的偏好性、代时和产酸速率。通过溴甲酚紫平板法发现4株鼠李糖乳杆菌、3株嗜热链球菌和2株嗜酸乳杆菌均不能利用FOS和XOS,8株植物乳杆菌都能利用FOS和XOS,而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能选择性利用FOS和XOS。此外,以FOS/XOS作为唯一碳源时,通过比较乳酸菌的代时和产酸速率,发现菌株的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呈正相关,乳杆菌产酸速率普遍大于双歧杆菌。实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对FOS和XOS的利用特性不同,与乳酸菌的种属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分析38株分离自不同年龄人群粪便样品的长双歧杆菌的体外生物学特性,包括体外生长特性、糖发酵特性、产短链脂肪酸能力、胞外多糖产量和胞外多糖合成关键酶——pGT酶的序列比对以及进化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不同年龄人群的菌株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差异。婴幼儿来源的长双歧杆菌多数可以利用甘露糖,而成年人来源的菌株则多数不能利用甘露糖,并且婴幼儿源菌株的表面胞外多糖产量显著少于老年人来源的菌株。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婴幼儿源菌株的pGT酶C端氨基酸序列呈部分聚类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籼米和粳米为原料,大米淀粉糊化特性和粒度分布作为评价手段,比较了碱法、中性蛋白酶法、碱性蛋白酶法(pH=8、pH=10)4种制备大米淀粉的工艺。结果表明,碱法制备的大米淀粉蛋白质残存率显著低于酶法,而3种酶法蛋白质去除率一致,但碱法部分破坏了淀粉颗粒的天然结构;经RVA糊化曲线分析,采用碱性蛋白酶法(反应条件pH=10)、中性蛋白酶法得到的籼米淀粉以及采用中性蛋白酶法得到的粳米淀粉能较好地保持天然淀粉的糊化特性;通过粒径分布检测,确定采用中性蛋白酶法处理粳米能制备得到粒径分布均匀的大米淀粉。综合各个评价指标,以粳米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法可得到淀粉破坏小、粒径分布均匀、蛋白质残留率低的大米淀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乳酸乳球菌发酵生物量,该文首先筛选了最优碳氮源,分析了乳酸乳球菌偏好利用的氮源特征,定向制备了酪蛋白肽,进一步分析酪蛋白肽的添加对菌株增殖的影响;然后通过测定菌株生长速率被抑制时的碳氮消耗比和耐渗透压能力确定了初始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源添加比例和添加量。结果表明,葡萄糖是乳酸乳球菌的最佳碳源,酪蛋白肽和酵母浸粉FM 803以1∶2的质量比复合为最佳氮源,进一步优化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和恒pH分批培养策略,得到最优培养基和培养工艺。乳酸乳球菌CCFM 1093的最优培养基:葡萄糖137 g/L、复合氮源53 g/L、MgSO4·7H2O 0.043 g/L、MnSO4·H2O 0.03 g/L、吐温-80 1 mL/L;乳酸乳球菌CCFM 1032最优培养基:葡萄糖106 g/L、复合氮源51 g/L、MgSO4·7H2O 0.043 g/L、MnSO4·H2O 0.03 g/L、吐温-80 1 g/L,活菌数分别... 相似文献
17.
与斩拌方式对比,研究搅拌方式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破碎使白鲢鱼糜的凝胶强度及持水力增加,提高了硬度、黏附性、胶黏性和咀嚼性,但是对白度无明显影响。在2%和3%盐添加量的条件下,搅拌破碎对鱼糜制品的质构改善效果显著,凝胶强度分别提高了70.2%,66.7%。根据鱼糜的盐溶蛋白、肌动球蛋白的活性巯基含量、化学作用力和浊度结果可知,搅拌破碎可以增加活性巯基含量,使得更多的巯基氧化成二硫键,提高疏水相互作用,促进蛋白分子间的聚集,浊度增加,三维凝胶网络结构更致密。 相似文献
18.
聚赖氨酸抑制冷藏鱼糜制品优势菌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鱼糜制品冷藏过程中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导致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化。为控制新鲜鱼糜制品冷藏期间品质变化,试验通过抑菌剂聚赖氨酸抑制贮藏期间腐败微生物增殖,研究聚赖氨酸对新鲜鱼糜制品中优势菌的抑菌效果,以及聚赖氨酸对鱼糜制品质构、持水性、白度、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鲜鱼糜制品在冷藏前期优势菌群为假单胞菌属,贮藏时间增加优势菌群发生改变,贮藏后期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聚赖氨酸对冷藏期间两种优势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以及常见腐败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0、60、30μg/mL;较高浓度的聚赖氨酸添加量能小幅提升鱼糜制品凝胶性能;添加聚赖氨酸不会影响鱼糜制品持水性,较高添加量会小幅降低鱼糜制品白度;聚赖氨酸能有效抑制冷藏期间鱼糜制品微生物繁殖,防止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化。 相似文献
19.
β-半乳糖苷酶是一种重要的食用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β-1,4糖苷键水解和转糖苷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乳糖水解及低聚半乳糖合成。作为糖苷水解酶家族的重要成员,β-半乳糖苷酶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作者从酶的家族分布、催化机制形成、分子结构分析及特殊酶学性质发掘等方面对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β-半乳糖苷酶催化调控的深入探索与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选取了10种市售酸奶,采用组学技术对其挥发性物质和非挥发性物质进行全面测定,并同时进行感官评价。为了解析酸奶气味与滋味对应的风味化合物,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市售酸奶气味与挥发性物质的相关性,采用冗余分析法分析其滋味与非挥发性物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感官和风味化合物组成方面,市售酸奶之间存在差异。就挥发性物质和气味感官分析结果而言,2,3-丁二酮赋予酸奶奶香味和香草味;乙醛导致了酸奶的青苹果味;丙酮、2-丁酮、酯类与酸奶的果香味相关。从市售酸奶样品中共检测出20种非挥发物质,包括酸类、糖类、酯类等,其中乳酸是酸奶酸味的主要来源;在检测到的10种糖类物质中,蔗糖和半乳糖与甜味的对应性最高;D-(+)-葡萄糖醛酸γ内酯能赋予酸奶果香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