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8篇
能源动力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徐宝萍  付林  狄洪发 《暖通空调》2007,37(11):110-114
对北京市某小区的分户计量供暖系统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散热器手动调节阀不同调节工况下的室温动态变化数据。以参考房间为基准,提出了能耗百分比及邻户传热百分比的概念,分析了散热器手动调节的节能效果。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关阀调节工况下节能率可达20%左右,按作息规律间歇调节时节能率约为6%;在系统总体供暖充足的前提下,设置散热器温控阀可利用太阳辐射等自由热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实际建筑及安装恒温阀的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热力水力综合仿真模型,进行了多工况模拟,分析了恒温阀对不同原因(流量分配不均、散热器面积过大和供水温度过高)引起的过热现象的改善程度,进而探讨了适合新型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方式。主要结论为:当恒温阀设置档位为2~3时,恒温阀改善过热的有效性与过热原因及过热程度有关;对流量偏大引起的过热损失的控制有效性小于0.6,对供水温度偏高及散热器面积偏大引起的过热损失的控制有效性约为0.8;过热损失越大,应用恒温阀后的节能潜力越大,但仍有约20%~40%的过热损失需要从改善不合理的运行调节和设计角度去解决。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水泵定压差变频运行、并以系统流量变化为反馈量分日调节供水温度的策略,从而适应系统负荷变化,并可将系统流量控制在较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徐宝萍  付林  狄洪发 《建筑科学》2007,23(10):94-96,108
本文对天津某分户热计量住宅小区进行了住户调节行为调查。首先从温度喜好、供热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分析了引起住户调节模式不同的主要因素。然后从调阀模式、空间及时间分布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同时发生率的概念,并分析了住户调节行为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一定规律性,得到按天气、作息、房间功能等进行短期或长期调节的各模式所占比例。最后反映了新收费制度对住户行为节能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结合我国供暖系统末端控制技术发展进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及评价了国内外末端控制相关研究情况。指出应针对散热器等具有较大热惯性和时滞性的供暖系统的特点,思考和探索新的具有预测功能的室温调控方法,并提出了突破单一用户室温控制、兼顾供暖系统水力工况及回水温度变化的系统优化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15.
徐宝萍  付林  狄洪发 《暖通空调》2008,38(2):113-116
基于对某分户计量供热小区变流量测试结果和住户调阀模式调查结果,分析了计量供热系统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开窗是恒温阀自动调节个体流量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住户频繁调节及长周期调节分别带来个体流量的短期阶跃变化和长周期变化;耦合作用使住户个体流量受其他住户调节行为影响,并削弱个体调节对整体流量变化的影响;同时发生率关系到个体流量变化对整体流量变化的综合影响.对该小区进行了流量变化概算,结果与测试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16.
徐宝萍  狄洪发 《建筑科学》2007,23(2):108-110
本文论述了计量供热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计量供热发展状况尤其是欧洲各国的成功经验,对目前计量供热相关问题研究进行了简要评析,并指出热网变流量特性与调控技术的研究较为迫切。  相似文献   
17.
18.
以该项目二期能源规划方案为例,对新区低碳能源规划进行了系统分析。以能源供应状况、资源条件分析、建筑负荷预测、关键技术应用案例调研等为前提,提出了6个复合式能源系统方案,进行了能源供应可靠性、节能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多方权衡比选论证,并分析了能源价格变动及政策环境影响。建议采用江水源热泵与热电联供相结合的优化能源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办公建筑的供暖系统,提出了仅在上班时间维持室内舒适温度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供暖系统运行时间,并通过调整每个运行周期预热及降温过渡时间来适应负荷变化的控制策略,实现科学量化管理。而后,对北京典型办公建筑在不同围护结构特性、末端形式及天气条件下进行模拟,分析了该运行方式下的设计负荷、节能效果、室温变化及过渡时间。模拟分析主要结论为:为确保各房间预热时间较一致,取各房间最大供热能力为传统设计负荷的1.1~1.3倍;间歇采暖典型周的节能率可达25%~40%;间歇控制模式下,工作期间房间平均室温约为18℃,最低室温为17℃,停暖期间最低室温降至4℃左右;不同工况下所需的预热时间差别较大,从几十分钟到十几小时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