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102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4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51.
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电厂的循环水存在大量低温热能,热泵具有将低温热能提升为高温热能的能力。对利用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与常规热电厂供热进行对比,认为利用热泵回收电厂余热具有节能、环保的双重效应;然后以某电厂周边小区应用循环水热泵系统进行冬季供暖以及夏季制冷为实例,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虽然水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较高,但运行费用较低,5年可收回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52.
定量计算分析加热器上端差变化对火电机组发电煤耗率的影响对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解决以前计算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计算上端差改变对煤耗率影响的新方法.以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统一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为基础,借助梯度算子,建立了基于强度矩阵的上端差改变对煤耗率影响的通用计算模型,并对某600MW机组的典型工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推导简单、计算量小、精度高且通用性强;强度矩阵可直接用于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各个加热器上端差改变对机组煤耗率的影响;端差对经济性的影响除了其本身的大小外,还与加热器所处的位置和结构有关,在运行或检修中,更应关注强度系数大的加热器端差变化对经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管壁温度是评估电站锅炉受热面的热效率和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根据传热学理论并利用L-M经验公式对管道的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具有氧化膜的受热面管道传热的数值模型,并对某再热器管道的传热过程进行计算,得到了管道各个界面温度与氧化膜厚度随着管道运行时间的变化趋势,定量地解释了管道各个界面温度随时间增长的原因,提出了氧化膜增长的敏感系数.  相似文献   
54.
为了降低转子由高温蠕变导致的永久弯曲变形速率,以俄制500 MW汽轮机对称进汽结构中压转子的冷却装置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冷却蒸汽流量对再热蒸汽流场的干扰程度以及对机组热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冷却蒸汽温度下,对转子前两级的表面温度分布以及转子的高温蠕变速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冷却蒸汽流量在20 t/h以下时,其对再热蒸汽流场的影响很小;冷却蒸汽的最小流量应该大于0.65 t/h,否则在第一级叶轮根部会发生蒸汽逆向流动;当冷却蒸汽流量在允许范围内变化时,流量对转子的冷却效果影响不大,影响转子温度场的主要因素是冷却蒸汽温度;当冷却蒸汽温度分别为470℃、480℃和490℃时,可以分别使转子的安全运行时间延长至19.0年、14.3年和11.0年.  相似文献   
55.
阐述了烧结工序中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两种余热分布规律及协同回收利用原则,对立式逆流冷却机、热废气-烟气双热源余热锅炉装置、三进口余热锅炉装置及双余热源集成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并以宝钢2号烧结余热回收系统余热源参数为基础,在烧结机烟气和冷却机废气携带热量不变的工况下,对研发的集成发电系统选定两种方案与原余热回收方案进行热经济性计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源集成发电系统两种方案的余热锅炉效率分别达到了73.4%和69.0%,发电净功率分别达到了16.40 MW和15.40 MW,研究结果可为中低品位余热高效回收装置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6.
以某电厂6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转子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模型,计算出不同平均温升率下机组启动时转子热应力值。与理论公式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从而确定无中心孔转子的时间修正因子和形状因子。然后根据低周疲劳曲线计算出转子的寿命损耗。鉴于波动、间歇式新能源的并网,能够指导运行人员,通过温升率和温升量的调节,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汽轮机组负荷变动能力和调峰能力。  相似文献   
57.
由于高的热效率和简单的系统组成,超临界水堆(SCWR)被认为是第四代核反应堆的一种选择。超临界水堆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核心部件尤其是燃料组件包壳的材料。这些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以及抗辐射性能等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对SCWR包壳候选材料的F/M类材料P92钢进行了高温低周疲劳实验研究。实验温度为600和650℃,控制方式为总应变控制,应变范围均为±0.2%~±0.6%。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温度下,P92钢均为循环软化材料,但未出现循环稳定现象。由于温度升高,塑性增强,P92钢在650℃下的宏观裂纹出现周次比率随应变范围的增加,下降比较平缓,且650℃下的失效寿命显著高于600℃下的失效寿命。并得到了两种温度下的稳定循环应力-塑性应变的关系以及循环失效寿命和应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三种类型氢-氧联合循环系统热力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氢-氧联合循环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物质和能量平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简单循环、回热型循环以及再热回热型的效率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简单循环的基础上,采用回热系统效率可提高10%;一次再热在回热的基础上可再提高效率2%;同样二次再热也可提高效率2%.因此,燃用氢气的燃气轮机和高压、低压蒸汽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系统,从整体上提高了循环的热效率.此外,氢-氧联合循环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效率高等特点,在今后氢能的大规模发电上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9.
徐鸿  许晓晔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5):106-108,112
堤防隐患探测是比较复杂的,也是困难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堤防隐患的无损伤探测成为可能。结合滏阳新河堤防隐患探测的实施,介绍电法勘探及其设备在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同时也为类似隐患工程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吴钢  徐鸿 《电力建设》2011,32(9):81-84
从排污权交易价值和环保技术、设备需求等方面进行技经分析。测算了未来20年我国火电产污量、减排需求及火电环保产业价值空间。得出我国火电环保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投入不足、成本难释放、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在融资渠道、回收机制、法规体系等方面进一步采取完善措施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