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综合类 | 6篇 |
化学工业 | 6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9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3篇 |
水利工程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8篇 |
无线电 | 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篇 |
冶金工业 | 13篇 |
自动化技术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由于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反射、衍射、多经效应和天线方向等的影响,使用传统的定位算法并不能达到很好的精度。实验数据显示RSS值(接收信号强度)与物理距离之间存在多对多的现象,针对这一固有特性,提出了n元距离组的定位算法。在数据集的获取过程中采用高斯滤波对RSS值进行优化处理,通过计算待定位点与数据集中的RSS值的相似性得到映射距离集合;为了减小干扰点的影响,对距离集合使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小环境的影响,达到较好的定位精度,比传统算法更优越。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氟伏沙明片中马来酸氟伏沙明含量。方法:采用Welch XB-C8色谱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的醋酸钠溶液-乙腈-甲醇=40:40:20为流动相,每升流动相中加入2ml三乙胺,用冰醋酸调pH至4.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结果:线性范围,0.05~0.2mg/ml,r=0.9999;精密度试验,峰面积RSD为0.23%;重复性试验,6份样品平均含量为99.8%,RSD为0.38%;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100.43%,RSD为0.84%(n=9)。结论:该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马来酸氟伏沙明片中马来酸氟伏沙明含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滦河流域三道河子站、承德站和滦县站1956~2009年的降水和径流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滦河流域径流和降水的年际、代际、年内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并采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定量分析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滦河流域径流年际变化剧烈,代际变化明显,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9月;滦河流域降水和径流的演变特征基本一致;不同时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不同,人类活动是滦河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高温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将硅锰脱氧钢基体和六元复合氧化物MnO-SiO_2-Al_2O_3-CaO-MgO-FeO制作成扩散偶,揭示了扩散偶在1 273 K保温热处理10 h后"钢基体-氧化物"两者界面反应规律,探索了FeO对该界面反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热处理下复合氧化物MnO-SiO_2-Al_2O_3-CaO-MgO与硅锰脱氧钢之间的界面反应会导致FeO大量分解生成铁以及氧,靠近交界面处氧化物内部生成金属单质铁颗粒,过剩的氧扩散至钢基体交界面处与硅、锰生成大量硅锰类氧化物颗粒。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Q345E钢Φ600 mm大圆坯凝固传热模型,利用Procast软件对其连铸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射钉试验结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浇铸温度对铸坯的表面与中心温度以及固液相分布影响很小;拉速每增加0.02 m/min,铸坯表面温度无明显变化,糊状区向前移动,凝固末端离结晶器液面距离增加约1.75 m;二冷比水量每增加0.01 L/kg,其二冷区表面温度约降低30℃,糊状区向后移动少量,凝固末端后移0.3 m左右;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浇铸温度1 539℃、拉速0.22 m/min、二冷比水量0.08 L/kg。实际生产的Q345E钢Φ600 mm大圆坯中心缩孔0.5级,中心疏松1.0级,碳偏析指数不大于1.09,完全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鉴定感染黄颡鱼菌株fsznc-CL、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的方法和探讨其耐药特性。采用形态学、理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菌株鉴定,人工回归感染研究其致病性。通过对三对特异性引物的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一种三重PCR检测法并应用到人工感染黄颡鱼的检测中。运用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用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该菌的药敏特性。结果表明,分离菌株fsznc-CL为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该菌对黄颡鱼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三重PCR检测法可准确扩增出藤黄微球菌CBS、Sig和Pol三对目的基因,而其他菌株未扩增出,检测该菌的最低模板浓度为5.822×10-3 ng/μL,该方法检测带菌样品的阳性率约为83.33%。该菌携带了TEM、aph(3')-Ⅱa、aac(6')-Ⅰ、Sul1和Sul2耐药基因。菌株fsznc-CL对诺氟沙星、苯唑西林、红霉素和呋喃唑酮耐药。本试验建立的三重PCR检测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目前藤黄微球菌对少部分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清对ET-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收缩的作用。方法: 采用FITC-鬼笔环肽细胞骨架染色方法观察HSC-T6细胞肌动蛋白丝变化的数量;采用I型鼠尾胶原法观察HSC-T6细胞收缩的影响。结果: 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清各剂量组能有效抑制肌动蛋白丝数量增多;在第24 h,模型组(ET-1)的胶原凝胶面积明显缩小(P<0.01);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ET-1(10 nmol/L)引起的HSC-T6细胞胶原凝胶收缩(P<0.05)。结论: 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清可以抑制ET-1诱导的HSCs收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