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1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5篇 |
综合类 | 28篇 |
化学工业 | 60篇 |
金属工艺 | 16篇 |
机械仪表 | 38篇 |
建筑科学 | 97篇 |
矿业工程 | 25篇 |
能源动力 | 35篇 |
轻工业 | 51篇 |
水利工程 | 17篇 |
石油天然气 | 12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8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4篇 |
冶金工业 | 19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1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磷石膏堆存量巨大,通常含有大量稀土元素,是潜在的二次资源。加强磷石膏中稀土元素的回收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环境意义。本文从磷石膏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出发,对磷石膏中稀土元素溶解浸出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不同浸出剂浸出机理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磷石膏中稀土元素回收利用提出建议。磷石膏中稀土元素主要以类质同相赋存于磷石膏晶体中。当前研究中,磷石膏中稀土元素浸出主要以无机强酸为浸出剂,浸出率较高,但酸性强,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有机溶剂与盐溶液浸出率高,但成本较高,浸出后有机溶剂难于处理;有机弱酸与生物浸出对环境友好,但浸出效率较低。寻求磷石膏中稀土元素的有效浸出剂,实现磷石膏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4.
65.
为了研究预电离开关触发间隙在是否叠加主间隙电场时的击穿时延特性,采用基于气体放电流体模型和有限容积法的二维程序对氮气中气压0.1~0.7MPa、电极间距0.5mm和1mm、间隙上脉冲电压上升速率与气压的比值d(u/p)/dt等于0.8 kV/(ns·MPa)和0.4 kV/(ns·MPa)、主间隙与触发间隙之间分压比不同时叠加主间隙径向电场下触发间隙的击穿过程进行模拟并对比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由于d(u/p)/dt影响间隙中的平均归一化电场Eav/p的变化过程,d(Eav/p)/dt值确定时,气压、初始电子产生的时刻和电极间距等是影响间隙击穿时延的主要因素。叠加主间隙径向电场会增强触发间隙中的空间电场并加快电子崩的发展过程,但也会使电子沿径向漂移,导致击穿时延增长。为削弱叠加径向电场的影响,可以减小分压比、增大d(u/p)/dt和阳极直径。 相似文献
66.
67.
被动式太阳能房作为可持续建筑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深受建筑师们的关注.因此对国外被动式大阳能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必然能促进国内此类建筑的发展.该文基于对20世纪国内外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的简要梳理与对比,和本世纪国外最近的被动式太阳房发展走向的总结,提出了在他们发展经验中值得注意的一些方面,以期为日后国内太阳能建筑... 相似文献
68.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无法预测和避免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其经济利益。因此,审核部门应及时建立应对建筑材料价格突变的审核机制和措施,采取提前介入,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跟踪审核,建立动态监督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和确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严防不合格建筑材料流人施工现场,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跟踪审核。动态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动态管理监督是审核工作中至关重要的职能之一。 相似文献
69.
勘探地震领域已扩展到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复杂油藏和深层目标等。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发展到了宽方位、高密度、宽频带("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阶段;地震波成像技术发展到了贝叶斯(Bayes)参数估计理论下的全波形反演(FWI)和最小二乘逆时深度偏移成像(LSRTM);油藏描述发展到了综合信息利用和最佳判定阶段;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发展至全新的阶段。横向缓变的层状介质假设、地表一致性假设、射线理论波传播和Zoeppritz方程界定了上一代精确地震勘探的方法技术及其适用性,上一代精确地震勘探以高分辨率地震子波作为成像处理的核心目标,并据此开展薄层油气藏的识别、描述与评价。而描述任意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波动理论和贝叶斯参数估计理论构成了新一代高精度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两宽一高"的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更高精度的子波处理;基于高维、字典基和稀疏特征表达的信号处理技术(解决去噪、数据规则化、数据压缩、去混叠等问题)、建立更精确速度和Q值模型以及估计宽带反射系数的特征波反演成像技术、宽带波阻抗成像技术和基于信息综合的人工智能油藏描述技术代表了走向精确地震勘探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70.
<正> 别具一格的沙县单塔悬索桥是一座集交通、商贸、旅游、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吊桥。桥型属国内首创。该桥由福州大学设计,于1994年5月竣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