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35篇
化学工业   50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3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为进一步实现美拉德反应的定向控制,试验采用牛肉汤提取物为原液,以OD值和感官评价为评定指标,通过析因试验设计6组不同质量浓度下木糖和半胱氨酸的美拉德反应模型,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测定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杂环胺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在pH7,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70 min的条件下,木糖和半胱氨酸浓度均为0.04 g/mL时,获得的美拉德反应模型评分最高,此组合中共鉴定出11类、5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噻唑类(24.910%)、酮类(20.220%)、吡嗪(19.531%)和呋喃(14.606%)等。美拉德反应模型产生杂环胺2.660 ng/mL。本试验在较低温度下获得一种具备理想风味且杂环胺含量较低的美拉德反应模型产物,为美拉德反应的定向控制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2.
根据该型锅炉的设计布置特点,试运期间的运行操作,对一级过超温爆管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退役动力电池储能再利用过程的热管理方法和运行方案,基于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系统,设计了风冷热管理的方案和运行策略。建立了舱内退役电池簇的数学物理模型。仿真了不同风量下磷酸铁锂(LFP)电池簇和三元镍钴锰(NCM)电池簇的温度分布,对比分析了有无风冷热管理时电池簇的热行为。结果表明:风冷热管理能满足适宜退役动力电池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范围;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簇和镍钴锰电池簇,增加风冷系统后,簇内电池最大温差可由无风冷时的10 K降低至4 K左右,电池的最大温升由30 K降低至10 K左右。该研究可为退役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高效热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4.
为明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允许添加至热加工肉制品使用的不同抗氧化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其抑制肉制品蛋白质氧化和脂肪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分别测定8种抗氧化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对地下水漏斗演变的影响,以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漏斗2003年至2022年的相对变化作为识别目标,从气象因素、地形因素、人为因素和含水层水力学特性4个方面进行考虑,选取8个具体指标构建特征变量数据集,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方法建立漏斗演变识别模型,并利用敏感度、特异度和决定系数R2 对拟合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随机森林为最优模型。进而利用模型分析研究区地下水漏斗演变规律,阐明具体因素对漏斗演变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京津冀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漏斗在2010年之前整体呈扩张趋势,之后在部分地区呈现缩减和消失的态势。河湖补水前,地下水漏斗发展主要受开采影响,其重要度约50%;2018年后河湖补水对抑制漏斗扩张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重要度达16%。从发展过程来看,地下水开采依然是控制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漏斗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对比宁柏隆和高蠡清两个典型浅层地下水漏斗的发展变化可知,河道生态补水对宁柏隆漏斗变化的贡献率接近10%,而对高蠡清漏斗变化影响的重要度仅为1%,因此持续的河流生态补水对宁柏隆漏斗水位恢复会产生积极影响,而对于高蠡清漏斗则需要以水源置换压减农业灌溉地下水量为关键手段实现水位恢复。  相似文献   
46.
以新疆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传统屠宰(对照)和3 个不同电压(90、127 V和220 V)击晕屠宰 (分别计作EST 90、EST 127、EST 220)对多浪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EST 90处理组成熟过程中pH值下降 速率最快,血液中的皮质醇浓度、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最高,羊应激反应最剧烈,宰后1、7 d的蒸煮损失率 最高(P<0.05);EST 127处理组的持水力最好;电击晕对多浪羊肉嫩度有一定影响,宰后7 d各处理组嫩度显著 改善,而EST 127处理组表现最佳;EST 220处理组放血不充分,且胴体表皮有多处血斑形成;电击晕屠宰对多浪羊 肉色泽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分析实验结果,EST 127处理组持水力与嫩度较优,羊应激反应较小,肉品质 相对较好,因此EST 127处理适合应用于多浪羊的屠宰加工。  相似文献   
47.
研制了一种用于核应急领域的γ相机,测量和分析了该相机的本底计数特性,利用放射源研究了不同剂量率下探测器的计数分布,采用移动平均检测法分析了相机的误报率和准确率,给出了探测器能够探测到的剂量率下限和角分辨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γ相机灵敏度高、成像时间短,比较适合核应急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48.
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制造平台的供应链生产计划方法.构建了以最大完工时间、总服务成本和总运输成本为优化目标的供应链生产计划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和改进遗传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建立了基于最大完工时间和总成本的算法选择模型.利用仿真算例比较了2种算法在不同情况下的求解效果,并给出了算法的选择准则.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以云制造平台为调度主体的供应链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相似文献   
49.
分别以戈壁滩放养及工厂集约化饲养的6 月龄多浪羊背最长肌为对象,分析测定不同饲养条件下羊肉的屠 宰性能、pH值、持水力、嫩度、色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含量、肌原纤维超微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工厂集 约化饲养组多浪羊肉的嫩度、成熟7 d的亮度值和脂肪酸总量优于戈壁滩放养组(P<0.05),而戈壁滩放养组多浪 羊肉的持水力、抗氧化能力、宰后1 d的红度值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优于工厂集约化饲养组(P<0.05);工厂集 约化饲养组多浪羊肉肌原纤维密度较大、直径小,肌原纤维之间排列紧密;而戈壁滩放养组的多浪羊肉肌原纤维密 度小、直径大,肌原纤维之间空隙较大。两种饲养方式各有优势,在生产中可考虑结合已有的饲养条件加以完善, 以生产出更优质的羊肉。  相似文献   
50.
云冈石窟水汽转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汽的凝结是云冈石窟壁面水分的来源之一。研究水汽转化特征和石窟山体的水汽环境变化特征,对石窟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水汽转化的基本原理,并针对石窟环境提出了凝结水的观测方法。通过在5号和9号洞窟布置监测系统,配合凝结水的观测,发现在夏季7、8月份云冈石窟内室存在水汽凝结的条件,单个凝结期可以持续数小时乃至数日。凝结期吸湿速率比非凝结期大0.017~0.054mm/h。窟内水汽环境变化与山体水汽环境的变化存在着相互作用。钻孔监测表明山体包气带基本处于水汽饱和状态,深部气温稳定在9~10℃之间,存在驱动空气对流的气压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