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41篇
化学工业   5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2篇
水利工程   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通过浸没式超滤试验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和超滤组合工艺对低温低浊水的净水效能以及对膜污染的缓解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和超滤组合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时,能够降低膜表面的负荷,对可逆污染和不可逆污染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10mg/L时,粉末活性炭和超滤组合工艺出水的浊度低于0.06NTU,对CODMn,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0.9%,25%,比单纯的超滤工艺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0%,15%.  相似文献   
12.
东营南郊净水厂超滤膜示范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经验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营市南郊净水厂水质改善工程是国内首座日供水10万m3级的浸没式超滤膜净水厂,由于缺乏相关的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的规范与经验,在设计、施工、试运行阶段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在此就超滤膜系统相关设计和运行经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运行条件是影响超滤膜过滤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以东江水源水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恒定水头和恒定通量2种过滤方式对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中试结果表明,恒定水头和恒定通量2种过滤条件下,超滤膜对颗粒物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恒定水头过滤引起的不可逆膜污染比恒定通量过滤条件下严重,通过选择合理的膜通量和清洗方式,采用恒定通量过滤可使膜系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采用2台串联BAR模拟给水管网系统,通过对余氯、NH4+-N、N02-N、NO3--N、DO、HPC及AOB等指标检测,评价氯和二氧化氯2种消毒剂对氯胺消毒管网中硝化作用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比等量氯更易提高管网中余氯质量浓度和DO质量浓度;氯消毒阶段NH4+-N降解,NO2--N和NO3--N积累,而投加二氧化氯后可有效控制硝化作用;与投加氯消毒相比,投加等质量浓度(0.6 mg/L)二氧化氯时,第1台BAR中悬浮和生物膜中HPC分别降低了2.54 log和1.63 log,悬浮及生物膜中AOB降低约1 log;二氧化氯能对AOB起到控制灭活效果而等量氯对其几乎没有灭活效果,在控制供水管网硝化作用方面,二氧化氯与氯胺联用的消毒效果优于氯与氯胺.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原水输水过程中水质安全性,采用生物膜环状反应器(BAR, Biofilms Annular Reactor)考察预氯化对管道生物膜净水效能的影响及其性能恢复过程.结果表明,管道预氯化后,对管道生物膜损伤较大,影响NH4+-N、NO2--N、CODMn、TP去除效果;出水出现短暂的CODMn和TP质量浓度上升、NO2--N积累现象,出水NO2--N最大积累量可达7倍.冲击实验后稳定运行阶段,生物膜对NH4+-N去除效能恢复时间较NO2--N快2 d,NH4+-N、NO2--N分别在第8天和第10天完成恢复;稳定运行至第8天,管壁生物膜完成对CODMn和TP去除效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去除地表水源水加标模拟的重金属铊(Tl)和锑(Sb)复合污染,采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和聚合硫酸铁(PFS)联用强化常规工艺;通过静态烧杯实验和微型移动式平台优化工艺参数,对去除铊和锑复合污染的影响因素(PPC投量、PFS投量和pH)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可保证水源水在Tl超标2~3倍(0.21 ~0.35 μg·L-1),Sb超标3~4倍(15 ~20 μμg·L-1)的场合出水达标,对应的工艺参数是:pH控制在5.7 ~6.3,PPC投量控制在3mg·L-1以上,聚铁投量控制在40 mg·L-1以上.PPC和PFS联用强化常规工艺可有效去除地表水源水加标模拟的铊(Tl)和锑(Sb)复合污染,并且PPC投量是影响Tl去除的主要因素,PFS投量和pH是影响Sb去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凝投药过程的特点,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记亿功能,建立了净水厂混凝投药量的预测模型。经对某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依靠网络的在线自学习,可使预测结果的淮确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尝试采用超声波技术对铬黑T及亚甲基蓝两种模拟染料废水进行降解实验。以脱色率为指标,分别考察pH值、超声功率强度、超声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两种模拟染料废水脱色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技术对铬黑T及亚甲基蓝两种模拟染料废水具有一定的脱色能力,随着pH值的增大,脱色能力减弱。常温下,在pH=1.79附近、超声时间120min,超声功率0.7kw时,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27.60%,铬黑T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20.33%。进一步地采用超声波与水合二氧化锰联用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有机染料的降解效率,水合二氧化锰投加量为40mg/L时,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2.48%。  相似文献   
19.
构建生物活性炭(BAC)-重力式超滤(GUF)组合工艺(BAC-GUF),对比研究BACGUF工艺与GUF工艺对水库水源水的除污染效能,明确了BAC的有机物去除特性以及对膜污染的控制作用。长期运行结果表明,BAC-GUF工艺和GUF工艺均可稳定、高效地去除浊度;BACGUF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能明显提高,COD_Mn、UV_254、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达到58.39%、47.62%、55.05%和86.57%,比GUF工艺分别提高了18.64、28.57、26.61和65.67个百分点。BAC对腐殖质类物质的去除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BAC-GUF工艺的膜通量,有效缓解了膜污染程度,但也造成了蛋白质类物质对超滤膜的污染。BAC-GUF工艺的不可逆膜污染主要是蛋白质类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等,但膜污染程度可控,呈现稳定的趋势;GUF工艺的不可逆膜污染主要是腐殖质类物质,且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试验发现,高锰酸钾预处理对后续氯消毒工艺中氯仿生成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投氯量;在常规给水消毒中所采用的投氯量条件下,没有观察到氯仿升高现象;只有当投氯量远高于常规剂量时,氯仿生成量才有一定程度升高.此外,具有很高氯仿生成量的间苯二酚经高锰酸钾预处理后,其氯仿生成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