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41篇
化学工业   5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3篇
水利工程   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文根据试验结果,通过分析单独气反冲洗和气水同时反冲洗时气泡对滤层的影响和滤料移动情况,对气水反冲洗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接触氧化-超滤组合处理含铁锰和氨氮地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含高质量浓度铁锰及氨氮的地下水处理成为洁净的饮用水,以哈尔滨市江北某水厂的高铁、高锰、高氨氮地下水(总铁、二价铁、锰及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14.67、11.23、0.83和2.22 mg/L)为处理对象,运用接触氧化法-超滤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同时考察不同通量条件下超滤膜的污染问题.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且产生高品质出水:总铁、二价铁、锰及氨氮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0.06、0.03、0.04和0.44 mg/L,出水浊度在0.10 NTU以下,对细菌的去除接近100%.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弥散X射线谱(SEM-EDS)结果表明,在低通量(20 L/(m2·h))条件下超滤膜污染最轻.  相似文献   
103.
104.
δ-MnO2吸附染料亚甲基蓝的动力学和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δ-MnO2吸附水中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混合强度、初始染料质量浓度、MnO2投量、pH和温度对吸附速率的影响,得出表观动力学方程,并考察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表观2级动力学方程,物料传递和微孔扩散是限速步骤.试验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可达0.244 mg/mg.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使δ-MnO2有望应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05.
运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东莞市中堂镇中堂水厂水源水进行了强化混凝处理的实验研究,考察其在主要水质指标方面的强化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混凝处理具有较好的强化作用;在浊度、UV254、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去除效率,并且能够降低滤后水中总锰浓度.在改善出水水质的同时,也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6.
为考察水库水中藻类生长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用微宇宙环境模拟藻类生长过程并监测理化因子变化,建立相关回归统计方程.以微宇宙环境中鱼腥藻、微囊藻和中度营养状态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为研究对象,考察藻类生长过程中理化因子的变化,建立藻生长与环境因子的线性相关矩阵,并建立相关预测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总磷和水温是影响藻类生长显著因子;通过总磷和水温建立起的相关预测方程,能够预测水体内藻细胞浓度变化.微宇宙环境下基于理化因子所建立起的藻类生长预测方程有助于水厂准确预测藻类浓度,及时调整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7.
絮凝过程絮体粒度分布特征及流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絮凝主要用以改变水中悬浮颗粒的粒度分布.絮凝反应设备创造的水力条件直接影响其内部三维流场的分布,进而对絮体成长及粒度分布起决定性作用.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水中高岭土悬浮颗粒为去除对象,采用浊度仪、颗粒计数仪等在线仪器对絮凝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研究改变反应条件对动态絮凝过程絮体粒度分布及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对絮凝反应器内三维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有助于改善反应设备水流状态和强化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8.
膜生物反应器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启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末活性炭(PAC)作为生物载体,考察了短水力停留时间情况下膜生物反应器(MBR)用于饮用水处理时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对于NH3-N在初始困难阶段(20 d)之后,系统的自然启动可以在9 d内完成;之后MBR一直保持着稳定的NH3-N去除效率(89.4%).而在亚硝化细菌的成熟过程中MBR出水中出现了NO-2-N的积累,硝化细菌的成熟滞后了6 d.对于机污染物,由于反应器内PAC吸附和生物降解的综合作用,系统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异养菌落成熟的标志.整个试验期间,MBR对TOC、CODMn、DOC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4%、30.7%、20.4%和21.7%.  相似文献   
109.
Comparative pilot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agulation-aid effects of the combined preoxidation by potassium permanganate composites (PPC) with chlorine and preozonation. And the synergistic mechanism of combined preoxidation was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1.0 mg/L PPC with 2.0 mg/L chlorine c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eated water, as indicated by residual turbidity, TOC and algae. The enhanced efficiency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preoxidants themselves, or the effect of chlorine and the intermediate such as hydrous manganese dioxide, which was generated by potassium permanganate, the main ingredient of PPC.  相似文献   
110.
高锰酸钾复剂对给水处理中混凝的强化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混凝处理前采用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考察了其对混凝水处理的强化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对混凝处理具有很好的强化效应,能显著提高混凝过程对浊度、有机物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率,改善出水水质,当高锰酸钾的用量为0.25mg/L时,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的投加量分别减少30%和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