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41篇
化学工业   5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3篇
水利工程   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受硝基苯污染松花江原水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受硝基苯污染的松花江原水,通过小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吸附协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强化复合铝铁(PAF)混凝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小试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PAC)对硝基苯的吸附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达到吸附平衡大约需40 min,在硝基苯的平衡浓度为5.0μg/L时,PAC对其吸附容量大约为2 mg/g.根据试验结果,将PAC的投加点选在松花江饮用水源地,投加量为40 mg/L;当PPC的投量为0.3~0.5 mg/L时有明显的强化混凝效果.生产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当原水硝基苯浓度为25.9~66.2μg/L时,经PAC在取水管道中吸附约2 h后,进厂水的硝基苯浓度稳定在2μg/L以下,滤后水的硝基苯浓度<1μg/L,滤后水的浊度在1 NTU左右。PAC预吸附协同PPC强化PAF混凝是控制受污染松花江水中硝基苯的一种有效应急工艺。  相似文献   
22.
通过烧杯试验和中试研究了高锰酸钾和氯联合预氧化的对滦河水的强化处理效能.试验结果表明,联合预氧化具有助凝和助滤作用.烧杯试验中根据沉后水和滤后水的余浊和UV254去除率,确定最佳高锰酸钾和氯配比为高锰酸钾0.5 mg/L与氯2.5 mg/L.中试研究中,联合预氧化有效地改善了处理出水的余浊、TOC、UV254、藻类等各项水质指标.高锰酸钾减少了氯的投量反而强化了预氯化处理效果,因此控制了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量.联合预氧化的强化处理效果可以解释为高锰酸钾和氯的协同效果,或者是氯和高锰酸钾还原产物水合二氧化锰之间的协同作用.水合二氧化锰具有絮凝核心作用,能够吸附被预氧化剂氧化的藻类和有机物.  相似文献   
23.
黑龙江双城市净水厂原水取用地下水,其含有铁、锰和高硬度,采用石灰软化法、曝气和常规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水中的铁、锰和硬度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但由于采用石灰软化去除硬度,出水中残存的硬度多以CaCO3和Mg(OH)2沉淀物形式存在,致煮沸水中表面有白色沉淀物薄膜,因此采取在滤后水中加入少量盐酸的方法,使煮沸水中不再出现白色沉淀物薄膜。去除硬度的生产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CaCO3和Mg(OH)2沉淀物,直接排放会堵塞下水道和污染接纳水体,故进行了生产废水处理以利于环境保护和污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4.
通过生产性试验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的除污染效能.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强化了对浊度、有机物及铁、锰等污染物质的去除,并且与常规工艺相比能较好地控制出厂水三卤甲烷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25.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进水碳源不足的问题。以农村生活污水中沉降性颗粒有机物为目标对象,研究其在内碳源开发过程中水质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SCOD随反应时间的增加浓度是先增加后降低,并且第4天浓度达到最高值859 mg/L,此时C/N较江苏省平均值提高了35.7%,说明颗粒有机物水解发酵产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碳源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碳源补给。由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主要降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功能菌属是Lactivibrio,主要产酸的菌属有Romboutsia、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和Corynebacterium。经过古菌分析发现Methanosaeta作为最主要的古菌菌属,其大量的繁殖是导致系统内碳源流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构建生物活性炭(BAC)-重力式超滤(GUF)组合工艺(BAC-GUF),对比研究BACGUF工艺与GUF工艺对水库水源水的除污染效能,明确了BAC的有机物去除特性以及对膜污染的控制作用。长期运行结果表明,BAC-GUF工艺和GUF工艺均可稳定、高效地去除浊度;BACGUF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能明显提高,COD_Mn、UV_254、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达到58.39%、47.62%、55.05%和86.57%,比GUF工艺分别提高了18.64、28.57、26.61和65.67个百分点。BAC对腐殖质类物质的去除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BAC-GUF工艺的膜通量,有效缓解了膜污染程度,但也造成了蛋白质类物质对超滤膜的污染。BAC-GUF工艺的不可逆膜污染主要是蛋白质类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等,但膜污染程度可控,呈现稳定的趋势;GUF工艺的不可逆膜污染主要是腐殖质类物质,且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7.
流动电流混凝投药系统被控对象模型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时域法对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测控系统被控对象模型进行辩识。首先在生产现场测得的“广义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再由该曲线确定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8.
通过生产性试验,探讨了氯化消毒过程对水中有机物及水的致突变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氯化消毒致使自来水中的次生有机物种类和浓度明显增加,水中除了产生卤代有机物外,还生成了多种其它有机物,如酮、酯等类有机物。  相似文献   
29.
本文针对我国短期内不可能显著改善水环境污染状况的现实,对目前我国的水环境污染治对策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仅将重点放在污染源治理上,会使三亿城市居民长期饮用含污染物的水,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危害,这样的对策显然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30.
对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水处理混凝投药控制技术加以分类评述,指出混凝投药串级控制效果优良,有应用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