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23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三种不同镍冠极板电解生产的试验情况,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及对比,为下一步试验工作提供了建议及参考.  相似文献   
32.
LLC谐振变换器不仅可实现DC/DC变换,还在传统变换器基础上有着良好的特性。此处设计的LLC变换器不仅可达到软开关的效果,还减少了电路中的磁通损耗,在实际应用中有良好的品质特性。首先对变换器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根据变换器原理进行仿真模拟,在该变换器中,两个LLC变换器初级绕组串联,输出端两个变换器并联。并通过在反馈回路中引入变频控制芯片UC3863来实现脉宽调制(PWM)序列控制。对所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稳态分析及设计依据进行讨论。最后以输出24 V/20 A变换器为例,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特性。  相似文献   
33.
大多数关于变换器分岔和混沌的研究都是以电源电压作为变量进行分析和控制的,而实际中电感也影响到系统的分岔和混沌.以PWM模拟电压控制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计算机仿真电路得到以电感为自变量的分岔图;然后利用硬件实验电路对单周期稳定、倍周期分岔和混沌3种不同状态进行相图分析;最后采用参数扰动实现混沌控制,从分岔图可以看到原先的3种不同状态均被控制为单周期稳定状态,从硬件实验得到的时域波形图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4.
根据变频调速器在北宿煤矿局部通风中的应用情况 ,简要介绍了它的发展现状和安全节能作用。  相似文献   
35.
渗透系数的空间变异性是影响渗流场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将渗透系数作为各向同性对数正态平稳随机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渗透系数空间相关性对渗流场统计特征的影响。选取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函数模型,即指数模型、高斯模型和球状模型,分别以渗透系数的相关距离和变异系数为变化因子对水头方差作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系数相关函数模型的选取、相关距离和变异系数的取值对水头方差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6.
在三相交流调速系统中,整流侧采用空间电压矢量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整流环节网侧电流正弦化,运行于单位功率因数,且能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整流器和逆变器均采用全控型器件,器件工作在高频状态。文中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技术对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转速和磁链进行观测,并采用基于指数趋近律设计方法的滑模速度控制器来代替传统的速度控制器,通过MATLAB仿真研究,加入滑模控制,增加了调速系统负载的抗干扰性,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使得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37.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SRM)的自身结构造成的转矩脉动问题以及驱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动态换向策略与改进小波神经网络(WNN)的控制器方案。基于直接瞬时转矩控制(DITC)系统设计了一种动态的换向策略,减少关断以后的相电流,增加开通相电流的被激励程度,进而抑制系统的转矩脉动。此外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改进了速度控制器,并将系统的输出转矩引入,使得系统能更好地应对扰动,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直接瞬时转矩控制和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转矩控制相比,转矩脉动减少了22.12%到64.14%,负载突变后静态误差仅为0.02r/min到0.01r/min,可以有效减弱转矩脉动且系统的抗扰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8.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方法,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率和烧结压力下,固结Fe76Si9B10P5非晶粉末。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测定了非晶粉末的过冷液相温区,用X-ray衍射方法分析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前后样品的相结构,研究了SPS法烧结参数对Fe76Si9B10P5非晶样品致密化及结晶化的影响,并在非晶粉末的玻璃转变温度以下快速烧结制备了尺寸为Ф15×3 mm的块体非晶合金,致密度达98.7%。  相似文献   
39.
根据热力学数据,考虑到活度的影响,对Ni-NH_3-H_2O-SO_4~(2-)体系的[Ni~(2+)]T进行理论计算,得到[Ni~(2+)]T与a(OH-)、[NH3]和[SO_4~(2-)]的关系式,并采用MATLAB由[Ni~(2+)]T试验值求出系数。结果表明:Ni-NH_3-H_2O-SO_4~(2-)体系中,[Ni~(2+)]T随pH增大而减小;低浓度NH3对[Ni~(2+)]T几乎无影响,高浓度SO_4~(2-)使[Ni~(2+)]T增大。了解这些关系对含镍废水的处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柴达木山花岗斑岩具有高硅质量分数(62.11%~68.07%)、高铝质量分数(13.97%~15.48%)、高钾(ω(K2O)/ω(Na2O)比值为3.18~10.16)、过铝质(A/CNK值介于1.04~1.25)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特征。对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36.5±2.4 Ma。岩石成因研究表明,岩体物质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熔融且经历了高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属火山弧花岗岩和同碰撞花岗岩类型,形成于志留纪碰撞造山晚期,是寻找斑岩型或岩浆热液型铋钨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