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9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本文基于ε-NTU法建立了横流式热源塔传热传质模型,采用TRNSYS仿真平台进行模型的瞬态模拟,并利用不同供热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对模型动态、静态特性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热源塔出口溶液温度模拟静态相对误差低于4%,动态相对误差低于6%,潜热误差低于5 kW,模型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精度。通过分析实验和模拟结果得出,当热源塔风机开启台数增加时,总换热量由780 kW增至1 060 kW,潜热量等比例的由317 kW增至433 kW,潜热比不受风机开启台数影响。当进塔溶液温度由-2.85℃降至-9.09℃时,潜热换热量由165 kW增至227 kW,潜热比由42%降至31%,潜热增加速率随溶液温度降低而变缓。随着溶液体积流量从260 m~3/h降至100 m~3/h,吸热效率由0.26升至0.44,溶液体积流量对吸热效率的影响较大,部分负荷时应优先通过减小溶液流量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32.
建立无填料热源塔热泵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不同进风位置、喷嘴位置、室外空气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量、溶液入口温度下无填料热源塔吸热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风位置和喷嘴位置对热源塔的吸热效率会产生影响,下喷式无填料热源塔吸热效率高于上喷式无填料热源塔;干球温度与吸热效率无明显相关性,但干球温度升高,热源塔从空气中吸收的总热量增加;相对湿度和风量升高,吸热效率提高;溶液入口温度升高,热源塔的吸热效率明显提高。与其他参数相比,溶液入口温度对热源塔的吸热效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3.
为研究闭式热源塔冬季无霜工况下的传热过程,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闭式热源塔冬季无霜工况下的动态传热传质模型。将实验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溶液出口温度的均方根误差为0.201℃。通过实验与模拟方法分析了机组变负荷运行时闭式热源塔的动态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当热泵机组变工况运行时,闭式热源塔作为取热装置,可为机组蒸发器提供温度相对稳定的热源;此外,与传统空气源热泵相比,闭式热源塔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的结霜风险更小,节能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34.
提出对热、湿处理过程进行单独(火用)评价的概念,并构建了相应评价指标.以某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典型夏季空气处理过程为例,在热力学极限意义上阐明了对热、湿处理进行单独(火用)评价的实施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该空气处理过程的显热(火用)效明显高于潜热(火用)效,潜热(火用)效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再热显热(火用)损和冷凝水(火用)损...  相似文献   
135.
以长沙市某办公楼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办公室内及室外温湿度和空调末端能耗进行了现场实测,分析了室内热舒适性与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运行特点。结果表明:办公室室内热环境良好,室内温度日变化趋势相对稳定,湿度较大,室内热环境在突变环境和稳态环境下均能满足办公人员舒适度要求;在办公人员主观空调行为作用下,室内日平均温度约为25.1℃,受室外日平均温度影响较小,空调制冷时长与室外日平均温度显著线性相关;门厅空调开启概率最大,大办公室室内空调平均开启概率小于小办公室。  相似文献   
136.
彭谦  李念平  龙会 《建筑科学》2020,36(8):50-56
通过查阅长沙市地源热泵系统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对不同技术类型的热泵系统进行冬夏季现场监测,根据指定的评价指标,对目前长沙市既有地源热泵建筑应用项目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的实际运行情况与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系统平均制冷能效比为4.131、系统平均制热性能系数为3.56;每单位面积平均节能量为每年4.03 kg标准煤,每单位建筑面积的年平均CO_2减排量为9.95 kg,SO_2减排量为0.08 kg,粉尘减排量为0.040 3 kg。10个项目平均节能率为40.69%,且相比制冷工况,制热工况的节能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7.
以长沙地区某南向设窗的实验房间为研究对象,采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建立辐射地板结合风机盘管供冷空调系统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通过规范计算及模拟分析量化不同窗墙比下太阳辐射得热对该系统中辐射地板供冷能力及风机盘管系统设计容量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在太阳负载下辐射系统容量预测的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8.
接触自然景观对人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窗户是室内外视觉联系的主要媒介,因此明确窗外自然景观对建筑内人员的影响及其在主观感知和生理因素方面的性别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了有、无窗空间中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在26℃工况下的心理感知(热感觉、压力水平和情绪)和生理指标(脉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差异。结果显示,窗外自然景观对女性热感觉有显著影响,投票值与无窗侧相比降低了0.6;窗外自然景观还有助于压力的缓解和低唤醒积极情绪的出现,女性比男性更明显;与无窗侧相比,男性和女性在有窗侧的脉率分别减少7.83和4.56 bpm,男性收缩压下降6.49%,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窗外自然景观主要影响女性的主观感知和男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9.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结合21世纪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论述了社会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挑战和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分析了高校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时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