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3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66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石鹿言  李振宝  杨小强  高志升 《工业建筑》2011,(Z1):365-367,312
铁塔中实腹式组合角钢构件在两节点间需设置填板,在DL/T 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结构设计技术规定》、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中,仅简要提出了填板设置的构造要求,而对填板及其连接螺栓的设计计算、具体布置方式均未作详细说明,设计时往往根据经验进行设计。采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通过填板位置和方向的不同来研究填板在组合角钢中所起的作用,以探索填板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直缝钢管已广泛应用到钢管塔桁架结构中,应用到的钢材牌号主要是Q345和Q420,随着当前钢铁冶金和钢管加工工艺的日益加强,钢管轴压承载性能逐渐提高,但近期对此类钢材轴压杆的稳定性能研究还很少。对98根径厚比限值范围内的Q345和Q420未镀锌直缝钢管进行轴压试验研究。基于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分析了该类构件的整体稳定性能,总结了其失稳变形特征,并将其稳定承载力与规范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两端铰接的Q345钢管和Q420钢管在轴心受压构件稳定设计时所取截面分类,为今后钢结构设计提供基础性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一榀预应力装配式加固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深入研究预应力装配式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及位移延性等抗震性能。并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件模型进行推覆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装配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试验极限承载力大小和塑性铰出现位置与推覆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4.
对于运行时间较长的输电铁塔,由于最大设计风速偏低以及设计时未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运行时经常发生大风倒塔事故,严重威胁着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对这类铁塔进行加固补强提高其抵抗大风的能力,以保证铁塔的安全运行迫在眉睫。根据工程经验,提出一字形连接板、单个螺栓,充分利用交叉斜材以及辅助材与主材的连接孔进行主材与副主材连接的加固方案。通过五基模型塔架试验对加固前后构件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此加固方案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此种加固方法使主材承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加固后主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5.
在对薄钢板剪力墙结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DINA分析程序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滞回分析模型,具体分析了反复加载下薄钢板剪力墙构件的受力破坏特征及抗震性能。从理论分析角度,探讨了在地震区使用薄钢板剪力墙结构的可行性。模型的分析计算显示,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设计的钢板长细比适宜时,在框架内填充钢板组成的薄钢板剪力墙,可显著提高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延性及耗能性能,其计算所得结果与试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46.
通过三个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对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连接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变形恢复能力、位移延性、能量耗散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连接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在延性和变形恢复能力上比现浇连接更优。  相似文献   
47.
旋转机械转子-转轴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中大多采用传统浅层模型,对于数量较大的样本其处理能力有限。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改进的堆叠降噪自动编码器(SDAE)深度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并对转子-转轴系统的典型故障进行诊断。利用某机械故障综合模拟实验台,结合基于LabVIEW开发的信号采集系统模拟并采集转子-转轴系统的10类单一故障和7类复合故障振动信号。在训练SDAE模型时引入Dropout机制对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Softmax分类器进行网络训练与诊断。与传统BP网络、自动编码器(AE)、无Dropout机制的SDAE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SDAE方法对于转子-转轴系统故障的正确识别率最高,特别是对复合故障的诊断效果比其他模型更理想,充分验证了改进的SDAE深度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8.
本文采用碳纤维布和外包钢两种加固方法,对无粘结后张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加固后预应力装配梁、柱节点仍然保持了令人满意的抗震特性,如自恢复能力和较大非线性位移下破坏较少等能力。分析了不同加固方法对无粘结后张预应力装配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冷弯矩形钢管框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弯矩形钢管冷成型过程提高了材料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同时降低了延性,因而冷弯矩形钢管作为柱材在建筑结构抗震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验证冷弯矩形钢管整体结构在抗震工程中的有效性,本文对冷弯矩形钢管框架(一榀两层两跨)与焊接箱形框架(一榀两层两跨)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模拟分析。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表明,冷弯矩形钢管柱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0.
基于8个不同截面尺寸钢筋混凝土柱的单调加载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了弯剪性能尺寸效应分析。通过合理选择材料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参数拓展分析,研究了截面尺寸和配箍形式对大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柱弯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截面边长超过700mm时,试件的弯剪性能仍然存在尺寸效应,但随着截面尺寸的增大,尺寸效应减弱;减小箍筋直径和间距可以减弱尺寸效应对试件弯剪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