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3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传统二次供水方式增压泵站数量众多,运行能耗较大,而且还存在水质二次污染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叠压供水技术。叠压供水直接从市政管网取水加压,势必会引起市政管网的水力特性变化;同样,市政管网的供水条件也会影响叠压供水的水力特性。因此,为了解市政管网与叠压供水之间的水力作用,利用FLOWMASTER软件进行了叠压供水系统运行状况建模,并结合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叠压供水系统设置时,应考虑用水量、接入管位置、市政干管管径、管网拓扑结构以及市政管网压力等因素;叠压供水接入市政管网系统后,普遍在3 min后趋于稳定,且在各种阀门的调控下,管网中的压力波动不会对用户用水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2.
对给水管网性能评价从结构、水力、水质三方面分析。利用控制回路的思想,提出了给水管网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并选择节点余氯为状态变量,通过EPANET的水质分析功能,对某城市给水管网进行模拟计算。利用服务性能曲线、归纳函数,对模拟结果进行性能评价,得到整个管网的节点余氯评价值。最后对该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3.
为降低排水箱涵腐蚀速率,预防特大排水箱涵因腐蚀造成的安全隐患,亟需研究排水箱涵腐蚀机理及规律。结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利用流体体积模型模拟带有浅水波的气水两相流。设置气、液、箱涵壁面边界条件,模拟排水箱涵气水两相流,观察自由液面浅水波,分析气相和液相流场特征及气相涡流分布。结果表明,排水箱涵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箱涵腐蚀理论一致。排水箱涵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可为降低排水箱涵腐蚀速率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4.
为了预防道路积水等城市型水灾害,基于暴雨雨水管理模型(SWMM)平台建立了镇江市主城区排水管网计算机模拟模型。结合建模实践,对排水管网计算机实用建模方法进行了探讨,可分为汇水子区域划分、参数获取、模拟情境设计、灵敏度分析及模型预校准等步骤,为后续的模型微观校准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方法对现阶段建模数据不完备地区的排水管网建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为解决慈溪市域范围1市17镇的污水出路问题,在慈溪市污水治理一期工程中拟采用区域排水系统方式.通过对区域排水系统的总体布置、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的技术经济分析,最终确定区域排水系统采用三大污水收集系统、三座污水处理厂、分点进水倒置A/A/O脱氮除磷工艺以及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艺的方案.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某住宅工程为例主要论述了清水砼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流程、操作要点、经济效益,从模板工程、砼工程、钢筋工程入手对清水砼施工的过程控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7.
结合国内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和需要,研制了智能一体化电缆故障隔离装置,并介绍了该装置的控制原理、结构设计、技术特点、实现功能等。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表明,该装置实现了配电网电缆故障准确隔离,非故障设备快速恢复供电及缩小停电范围,提高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8.
附着式轧制力智能监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轧制力传感器的轻型化问题讨论了分流测量模型,介绍了附着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智能监测仪表的功能及在中板轧机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
采用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管网运行状态进行模拟是全面了解管网运行状态的有效方法.管网模型建立后,经过一段时间使用,模拟精度会出现下降的趋势.为恢复模型模拟精度,适应实际给水管网的发展,需要对模型进行维护和管理,内容包括拓扑结构更新、节点流量更新、水泵特性曲线更新、供水系统现场测试以及模型校验等内容.通过实例说明,经过克服在建模和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可以使模型模拟精度恢复到建模之初,而且由于在运行中积累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能够使管网水力模型对管网现状的适应性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0.
陈凌  刘隧庆  李树平 《给水排水》2007,33(5):109-114
以上海市北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为例,阐述了在"稳态模型"的基础上自动建立"瞬态模型"的系统方法:首先,根据管网情况对瞬变流需求分析进行权值计算;其次,根据统计模型确定计算范围并对管网进行自动标志;然后确定边界条件和其他系统参数,并用特征线法对"瞬态模型"进行计算;最后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在建立供水管网动态水力模型的过程中将"稳态模型"和"瞬态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了其应用的范围,能有效地帮助管理者预防管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